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这些有特色的“老房子” 蕴含着成都的移民文化

2017-09-15 07:18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大慈寺的广东会馆

从古蜀时期五代蜀王融合并缔造出辉煌的古蜀文化,到明末清初一百多万移民进入四川,曾经让成都这座天府之国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移民文化和移民精神。

在此过程中,移民文化对成都城市建筑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由此催生了一批蕴含移民故事的“老房子”,这些旧居如今已陆续入选成都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这些承载着“成都记忆”的历史建筑,不仅彰显出天府文化的时代风采,也梳理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可以让人追寻一段段关于成都历史文化的记忆,为研究成都的移民文化、宗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样本。

谢家大院

谢家大院

龙泉谢家大院

屋脊上的飞檐有岭南建筑风格

在龙泉驿区茶店镇胜利村竹林掩映的一座半山腰上,坐落着一片典型的川西四合院,仔细看,又会发现大院的一些建筑细节带有岭南建筑的风格,这就是已被市政府纳入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谢家大院”。

这座修建于清朝中期的院子,为客家人谢氏入川后在龙泉驿区茶店镇修建的家族住宅,入川一世祖名叫谢迎相,是明朝万历壬子科翰林,曾出任川东道,后来解甲归田。

院落格局是典型的川西四合院,正房之外的三面,都是厢房,整个院落都是“前出廊后出厦”结构。屋顶盖着一片片小青瓦,瓦上生长的“瓦上花”显示出房子的古老,而屋脊上的飞檐又是岭南建筑的特征。

每间房子门口都有两根粗大的原木门框,连原木底部的柱础上,都雕刻着花纹。窗户上的窗花,都是手工雕刻而成。

很多年前,大院正房也就是家族祠堂门口,还竖着一块万年碑。碑面上刻着谢家人的家规,总共刻了几十条之多。以其特有的厚重家风,养育了20多代谢家人。

广东会馆

研究广东籍商人社会生活的样本

史料记载,由于明末清初,四川连年战乱,人口锐减。部分广东、江西、湖南、福建百姓便被强迫迁徙来川。

迁徙到成都的客家人和部分湖广人,皆保持原籍的生活习俗,喜欢聚集。为共谋大事,和不受外籍人的欺负,他们各自占地兴建本地人的会馆、祠堂,形成了“广东会馆”。

位于大慈寺街区,便有这样一座广东会馆,既承载了“湖广填四川”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宝贵记忆,也是研究广东籍商人社会生活的样本。

如今的广东会馆几乎保留了民国初年修建之初原有的风貌,会馆的大厅、墙体、屋面、石柱均洋溢着古色古香的韵味,广东会馆修复投入使用后,已在此举办了多个时尚活动和展览,成为一个时尚之地。

位于蒲江县的余家老宅院也颇有来历。据《铁改余姓总谱》记载,余姓的祖先是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第五代嫡孙铁木健的后裔,“铁改余姓”已有640余年历史,该建筑则为研究蒙古族迁居四川地区的历史提供了实物参考。

余家老宅院

余家老宅院

老房子里的移民故事

成都有着独树一帜的移民文化

“成都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环境、深厚的文化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各地的人汇集于此。”在成都图书馆副馆长、成都历史文化研究专家肖平看来,成都由此成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并形成独树一帜的移民文化和移民精神。

古蜀时期,五代蜀王中有来自岷江上游、湖北等地的部族,融合并缔造出辉煌的古蜀文化。秦代“移秦民万家入蜀”。明末清初,迎来“湖广填四川”移民高潮。抗战爆发,华东华北大量人口和机构、学校迁入成都。新中国成立后的“三线建设”,也有大批工人进入成都。

在此过程中,移民文化对成都城市建筑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诞生了大量特色建筑。如清初成都城市建设的重点是重建大城、兴建满城及新建贡院。大城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持续重建,周围达22.8里,“楼观壮丽,城堑完固,冠于西南。”今成都宽窄巷子,已成为“千年少城”百年历史的最后见证。

肖平认为,移民文化也造就了成都的城市性格和城市精神,同时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具有创新性特征。单就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来说,它极大地促进了成都人口素质的优化,改善了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移民文化的深刻影响,使成都成为一座和谐包容、开拓创新、张弛有道的城市。”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

(图片由市房管局提供)

原标题:这些有特色的“老房子” 蕴含着成都的移民文化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