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专访十九大代表翟婉明:他让中国高铁领跑世界

2017-10-15 08:02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翟婉明为学生讲解 

翟婉明在室外工作 

台历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行程安排

“办公室可以说是翟老师第二个家,就连大年二十九,学校空得寂若无人,外边已经张灯结彩放鞭炮了,他也要在办公室工作到晚上八九点才肯走。”

人/物/介/绍

翟婉明

江苏靖江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十九大代表。他还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

假日照常工作

二十多年雷打不动

刚过去的长假,多数人不是在外游山玩水,就是在家补觉休整,但在西南交通大学的校园里,翟婉明依旧如常在9点之前,到达位于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4楼的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其实,不仅国庆,包括元旦、端午、中秋,及大部分周末,一年到头,除去必要的出差,几乎都可以在办公室门看见他伏案专注工作的瘦削侧影——倘若不在,那多半是在一楼实验室。

节假日照常工作,是翟婉明二十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他把90%的时间都扑在了工作上。正是由于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倾力投入,翟婉明一路披荆斩棘,在轨道交通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其首创的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理论及车辆-轨道耦合模型,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创造重大经济社会效益,并助推全国铁路6次提速及高速化发展,引领中国高铁冲向世界。

面对业界“中国铁路提速的实践者”的赞誉,翟婉明却谦逊道,“我不过是做了一个科研人员和一个共产党员该做的。”

1

创新源于执着

大胆设想 决不言弃

时间拨回到二十多年前,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铁路技术还比较落后,运能与运量之间的矛盾突出,列车运行速度亟待提高,翟婉明也还只是一名博士生。

在博士课题中,翟婉明创造性地提出后来名噪业内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构想。“当时学界有车辆动力学,也有轨道动力学,一个研究轨道以上的动力学问题,一个研究轨道以下的动力学问题,我就想将它们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研究,一旦成功,将为中国铁路的提速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的理论支撑。”

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构想在当时一片空白,相当于无人涉足的荒原,是否走得通还是未知数。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翟婉明一头扎进了漫长而充满未知的科学研究旅途。“我先根据理论建模,再根据模型编程计算。那时的计算机运行速度太慢了,头天晚上输入的数据,要到第二天早上才能看到结果。”那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翟婉明整天都窝在实验室里。

然而研究并不顺利。“计算结果显示车轮会飞出轨道。这喻示着构想的失败。”研究工作卡壳了,翟婉明不知道哪里出了错,只好通宵达旦地把上万条计算机语言挨着检查了好几遍,花了好几个月,“眼睛都要看瞎了,还是没发现错误。”

“我开始自我怀疑,是不是真的不行,要不然为什么以前没人把车辆动力学与轨道动力学结合起来?结果眼睁睁摆在面前,赤裸裸地告诉我不可行,但在理论上确实又是可行的。”翟婉明一阵气馁,干脆给自己放了个假,歇了一阵,舒缓高度紧张焦虑的神经,再次投身战斗,才发现是在“参数赋值”这样的小问题上出了疏漏。

“有一个参数忘了赋值,计算出来的结论因此有误。”终于,凭借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翟婉明成功助推中国轨道交通实现腾飞,连续6次大提速。

原标题:不忘初心 开创未来 他让中国高铁领跑世界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