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机遇务工 青年返乡变身专合社理事长
2016年,峰岩村提出整村脱贫的目标,驻村工作组则确立了主打养鸡养牛的养殖业以脱贫奔康,同期,兴文县畜牧兽医局也为村里量身订做了养牛补助政策,并派来养殖专家予以指导。
“新建标准化牛场有补贴,喂养母牛有补贴,母牛下了崽还有补贴。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啥不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一人单打独斗,怎能赶上抱团发展?”看到产业发展机遇的刘江,与村里的5个小伙伴一起,借助村里的产业周转金和产业扶持金,新建了一个50头牛规模的标准化养牛场,从外地引进了近50头良种牛,成立了上峰养牛专业合作社,而他也被推选为理事长。“不到一年,合作社就有了约20万的利润,我们几个合伙人也一下子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他各方面进步很快,今年已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峰岩村支部书记熊亮告诉记者,刘江的实干,不仅让自己走上了脱贫道路,更是带动了村里二十多户贫困户养牛,一起走上了致富路。
村民们对刘江也是频频赞赏。邻居马文先说,他经常免费为村民指导如何养牛,帮村民穿牛鼻子,是个耿直牢靠的小伙子。
刘江从人们眼中的贫困户变成了一个致富带头人。可他心里明白,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扶持,没有各级干部的帮助,就算再努力,也“牛”不起来。
“我富起来了也不会忘本,我要帮助身边的父老乡亲,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走出贫困,走上致富的路,过上小康生活,以谢党恩。”10月13日的表彰会上,刘江以“立志脱贫谢党恩”为题,现场进行了经验分享。
美丽的苗乡住房。
D
未来继续 投资用质量打响招牌
10月19日凌晨两点过,刘江就已起床,和合伙人刘红、刘超赶到养牛场,把一头长势较好的牛牵到自家的小屠宰场宰杀,早上6点过便赶往县城售卖。
今年9月,刘江等人在县城里租了一个门市,专门售卖自家的牛肉。但由于新店开张,没有名气,每天能卖七分之一头牛就很不错了。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个月后,几人通过印名片、发传单、到饭店上门推销,名声渐起。现在,牛肉店每天都能卖100余斤肉。“有质量,才有出路。在确保牛肉质量的前提下,目前,我们也在和超市洽谈,牛肉送进超市售卖将很快实现,而这也能让更多人吃到我们的放心牛肉。”
“现在的销售方式包括将牛卖给牛贩子和自行屠宰售卖牛肉。”刘江算了一笔账:一般买来的牛崽6个月左右就能出栏,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如果将牛卖给牛贩子,平均每头牛能有700元左右的利润。但如果将牛宰杀售卖,每头牛的利润将多好几百元。
“我看重的,就是他的那股冲劲和实诚。”妻子王晶晶说,她从河南嫁到兴文来,从来没有后悔过。而母亲熊维先看到儿子的努力,也是喜笑颜开,“在各级部门的帮助下,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刘江的牛生意现虽说风生水起,但当记者来到刘江的家时看到,他家的住房相比乡邻毫不显眼,连村上的人也都劝他把房子修好点。“修房子的事缓一缓,现在还是投资阶段,钱要用在刀刃上。”当赚到第一桶金时,刘江就立刻买了一辆二手货车,用于牛草和牛粪的转运。如今,刘江更是立志把养牛场做大做强,让贫苦户的帽子一去不复返。
宜宾“苗乡牛仔”成长不完全手册
2014年
家中连遭不幸,刘江成了村里知名的贫困户。“何日能还清债务,摘掉贫困户的帽子?”不甘心就此贫困的年轻人刘江,常常在想自己应该怎样找到出路。
2015年
精准扶贫在当地落实,刘江家里有了帮扶责任人,而村里有了驻村工作队。当时,第一书记罗剑秋上门鼓励并告诉他,国家对精准扶贫对象有许多优惠政策。“你在牛场打过工,我们村又适合养牛,我觉得你可以喂几条牛,肯定来钱!”
2015年9月
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他喂了8头牛,成立了刘江家庭养牛场,半年下来,有了近两万元的利润。
2016年
峰岩村提出整村脱贫的目标。刘江与村里的5个小伙伴一起,借助村里的产业周转金和产业扶持金,新建了一个50头牛规模的标准化养牛场。“不到一年,合作社就有了约20万的利润,我们也一下子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7年10月13日
刘江以“立志脱贫谢党恩”为题,在表彰会现场进行了经验分享。“我富起来了也不会忘本,我要帮助身边的父老乡亲,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走出贫困,走上致富的路,过上小康生活,以谢党恩。”
梁俊杨 娅玲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 摄影报道
原标题:从贫困户到家庭养牛大户 宜宾“苗乡牛仔”成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