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机器人生产现场
技术工人正在设计产品新结构
高新技术服务超市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摘自十九大报告
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创新”,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对正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来说,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深度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加速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国际一流的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吸引全球人才;全面加强创新供给能力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让创新创造成为永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校地协同创新
创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上月,电子科技大学迎来第61个生日。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校庆有了鲜明的主题,“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会暨校友企业联合会峰会在该校清水河校区举行。在峰会上,成都与电子科技大学开启了双方协同创新、技术转移、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打开一张成都创新地图,科研院所、高校、“国字号”重点实验室星罗棋布。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56所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30余家……这是成都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先导城市不可或缺的动能之源。环顾成都校地协同创新版图,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代表的校地协同“满园春色”次第绽放。
推动科技成果在蓉转移转化,以四川大学为核心,环川大知识经济圈四川大学科研综合楼项目入驻、创新创业大厦建设、展业大厦改造等8个重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以西南交通大学为核心,“环交大菁蓉创业谷”已入驻各类知名孵化器及企业40余家,入孵企业275家,举办创新创业活动476场。
构建校院地协同创新合作体系,成都高校院所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我市已与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西南财大、四川农大、成都理工大学及中科院成都分院等在蓉高校院所签署共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构建校院地协同创新的框架体系。同时深化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战略合作,引进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创意设计等高端产业10余个,聚集科技创新企业2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