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寄托着人们对未来最美好的向往,推动着人类的文明进程。深刻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此为根本遵循,统领成都城市发展,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塑造生活城市品牌,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独具魅力、别样精彩的品质生活之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植于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美好愿望,与人民的幸福追求、发展愿景和美好生活融为一体。“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提醒着我们要把握发展新方位,鞭策着我们要不负这个新时代,警示着我们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当前,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设美丽城市、创造美好生活,把生活城市作为成都永续发展的最高目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正是市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契合城市特质的内在要求,是顺应城市演进规律、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重大战略。
成都因天府之国享誉天下,世界因休闲之都认识成都。生活城市、休闲宜居已成为成都最鲜明的特质和最靓丽的名片。进入新时代,赋予了成都立足新方位、开启新征程的新使命、新任务。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转变,最根本的是要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生活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作为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具体体现,推动城市综合实力争先进位与人民生活品质改善提升相得益彰。
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品质建设的必由之路。“生活城市”不仅是城市的美誉,更是城市的核心价值。建设生活城市,是顺应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演进规律的必然要求。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实践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活性服务业,有利于推动居民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充分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培育消费新热点;有利于推动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交叉渗透、交互作用、跨界融合,促进服务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创新应用,加快形成服务经济新动能;有利于塑造城市消费品牌,彰显城市鲜明特质和独特印记,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和知名度美誉度。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更多依靠消费引领、创新驱动的新特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潜力巨大。
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着眼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城市实践与城市特质相结合、城市功能与服务能级相结合、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结合,主动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精准契合城市功能定位、积极回应市民美好生活需要,全力打响“成都休闲、成都创造、成都服务、成都消费”四个品牌,塑造“生活城市”标识,努力提高城市显示度知名度美誉度,不断增强市民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让“生活城市”成为成都最响亮的金字招牌和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这句振奋人心的话语既是庄严的承诺,更是行动的号令。让我们以新时代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奋斗目标,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持续巩固区域性消费中心地位,大力提升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让成都人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荣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