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王玲)2月13日报道 近日,成都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不仅包含了未来成都在生活性服务业引领发展的六种新形态、提质发展的九大领域、空间布局、十一大重点工程,也包含了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16条具体保障措施。今天下午,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新闻发布会。成都市商务委等有关负责人对《意见》中的重要内容做出解读。
确立成都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目标 到2022年将形成5个千亿级消费市场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从会上获悉,《意见》中确立了成都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即到2022年,全面优化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体制和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优质高效的生活服务体系,积极建设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高标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
同时,建成城乡居民和国内外来蓉人士各得其所、乐享成都的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向国际知名生活城市迈进,实现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和产业能级显著提升,形成商贸、旅游、文化、餐饮、康养5个千亿级消费市场,生活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
成都市商务委主任郭启舟介绍,成都率先提出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成都的具体实践,是推动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实现城市综合实力争先进位与人民生活品质改进提升相得益彰的重大抉择。
明确生活性服务业引领发展六种新形态、提质发展九大领域
郭启舟表示,生活性服务业具有领域宽、范围广的特点,基于对未来产业变革趋势和消费升级方向的判断,结合成都生活性服务业现有特色强项和短板弱项,《意见》提出引领发展智慧服务、体验服务、定制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跨境服务六种新兴服务形态,提质发展商业零售、文化服务、旅游休闲、餐饮服务、医疗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教育服务、体育服务、居民和家庭服务九大领域,以更好地引领中高端消费和绿色消费。
打造37个服务业集聚区、三大休闲游憩带、三大高端消费引领示范区
此外,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现有产业优势、未来发展方向,按照“生活服务资源均衡配置、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理念,《意见》提出以功能再造、形态重塑、产业重构为导向,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社区优质生活服务圈、37个服务业集聚区、三大休闲游憩带(即龙门山旅游带、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休闲带、天府绿道游憩带)和三大高端消费引领示范区(即“中优”核心区域时尚消费引领示范区、“南拓”核心区域新兴消费引领示范区、“东进”核心区域体验式消费引领示范区)。
实施“十一大重点工程” 未来成都将有这些生活新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还以实施重点工程为抓手,围绕彰显天府文化特质、融合国际时尚潮流,提出重点实施“十一大重点工程”,即天府锦城、天府中心、天府奥体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锦城生态公园、天府绿道、都江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成都音乐坊、熊猫星球、成都健康城、欧洲产业城。通过实施重点工程,高标准建设一批城市标志性设施、创造消费新模式和生活新场景,推进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建设,增强成都生活的引领性和辐射力。
鼓励成都发展基金设立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子基金
郭启舟告诉记者,《意见》将从财政支持、用地保障、普惠金融、开放数据4个方面,加强对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要素供给保障。通过加大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主要途径有三个方面:一是鼓励通过成都发展基金设立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子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对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创新型成长性企业投资;二是进一步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范围,提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比重,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多元化;三是要求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生活性服务业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关键环节和新兴领域发展,通过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用地
在保障用地方面,生活性服务业用地必须坚持集约节约用地原则,《意见》对生活性服务业用地保障提出针对性措施:一是强化规划管控,要求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用地;二是强化社区商业配套,要求新建或改造区域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比不低于社区总建筑面积的10%;三是依法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存量,重点保障农村养老、文化及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四是探索灵活多样的用地供给模式,提高用地兼容性,在规划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和引导商业用地、商业建筑用于生活性服务业项目建设和使用。
设立金融科技产业投资基金
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加快建立能够全方位和有效地为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和消费者个人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具体措施包括,一是积极招引金融机构,鼓励消费金融公司、健康保险公司、互助保险组织等持牌金融机构入驻金融总部商务区,给予政策激励;二是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权益类抵押融资、保理融资、贷款保证保险等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对金融机构新增信用贷款产品、新增首贷企业贷款、创新责任保险产品等给予奖励;三是设立金融科技产业投资基金,推动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生活性金融服务产品。
开放数据资源并进行开发利用
同时,开放数据资源。生活性服务业数据资源渠道多、信息量大,包括政府公共服务数据和企业与消费者个人数据,必须依法、有序开放。一是构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按照市场化机制推动安全、交通、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与社会服务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二是推进行业数据有序开放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对企业建设面向行业应用、主动采集、加工并开放数据的生活性服务业大数据平台,给予政策支持。
原标题: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未来成都人的生活将发生这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