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战旗村“取经人” 他们的事业“第二春”从此起步

2018-03-06 07:28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成都汇菇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延续了“战旗模式” 图为公司总经理李宗堂

  成都汇姑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包装金针菇 

■一个是有着30多年经验的农场基地负责人,一个刚从外企辞职的80后互联网平台创始人

■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战旗村当作事业“第二春”起步的地方。战旗村,是他们寻找现代农业生涯开始的地方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率先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考察。

寻找战旗村,需要在逼仄的乡间公路行驶一段漫长的距离,直到看见红绿灯,拐进小路,才豁然开朗。柏油公路宽阔笔直,居民的小别墅一栋栋整齐排列两旁,杏梅粉红、油菜花明黄,村头一幢旗帜般的雕塑矗立,红色的三个字很是显眼——“战旗村”。

狗年正月的十多天里,全国各地的游客、政府考察团、企业家都涌向了这个村子,随处可见说着普通话、别着党徽的团队在村口的展板前认真聆听“战旗模式”的讲解。他们都抱着同样的好奇:战旗村究竟是个什么地方?是什么让村子这样兴旺……

战旗村,因53年前在兴修水利、改土改田活动中成为一面旗帜而得名。自此,产业兴旺、村民奋进便成为村子保留下来的传统。1986年,村里有了农家乐,2015年,郫都区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战旗村抓住机遇,敲响了四川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第一槌”。如今,一个集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旅游、酒店、餐饮、休闲于一体的乡村特色景观带正在战旗村形成。

战旗村的改革经验和产业环境,也成为吸引远近企业家来“取经”的因素。李宗堂和秦强,一个是有着30多年经验的“60后”农场基地负责人,一个刚从外企辞职的“80后”互联网平台创始人,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战旗村当作事业“第二春”起步的地方。战旗村,就是他们寻找现代农业生涯开始的地方。

  四川工商学院来公司考察时,秦强(右一)介绍平台运作 受访者供图

故事1

种菌子要靠天吃饭

每年都在大迁徙

李宗堂是唐昌镇鸣凤村人,1983年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从事食用菌种植产业。“种菌子,是靠天吃饭。”尽管自己当着老板,李宗堂深深感受到农民的辛苦。他告诉记者,基地主要种植低温品种金针菇,适宜温度在15度左右。成都平原地区四季分明,不能随时提供适宜温度,怎么保证产量?只能迁徙。虽然种的是农作物,但李宗堂不能守着一亩三分地等收成,而要像牧民一样四季迁徙。

每年秋冬两季,李宗堂在村里的菌子基地盖起大棚塑料膜,春季回暖就转移到位于彭州的山地,夏季气温急升时,还要继续转移到位于高原的阿坝州。异地建基地耗资巨大不用说,每次迁徙都是“苦行”。带着几十名工人、扛上设备,包一台车跑八九个小时的盘山公路……整个夏天,李宗堂和工人们就在高原度过。“工人们都来跟我闹不干了,一个夏天只回得了一趟家,村里有地有家的人谁愿意去?”

种植的辛苦,却没有体现在收益上。如果大量的菌子同时上市,价格低、卖不好,李宗堂记得,最低时价格被压到了往日的一半,只能贱价处理。

转机出现在2007年,唐昌镇战旗村率先在郫都区开始土地统一流转、村民集中居住。“土地流转了大家都不种地,钱从哪儿来?那么多闲置劳动力干什么?”想到这里,李宗堂有了新主意:不如到战旗村去新办一家公司,利用流转后的土地建基地、买设备,搞现代农业。

很快,在战旗村五组的200多亩土地上,榕珍菌业创办起来。

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

未来要把金针菇卖到北京去

说起战旗村,李宗堂的语气仍然带着浓浓的情意,“不一样,隔了条田埂就是不一样。”李宗堂口中的“不一样”是战旗村独有的“战旗精神”。

李宗堂说,在农村办企业与城里办企业的最大区别,是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身份转变。榕珍菌业来到战旗村后,村党支部组织党员给群众开大会、讲规矩、说要求,配合企业的落地和管理。加上村里长期有着办企业的传统,搞产业几乎是村民们根深蒂固的想法,村民干事积极,榕珍菌业的产值比原来搞迁徙时的产值增加了十倍不止。

2015年榕珍菌业的产值达到1个亿,李宗堂将其转让给村里股东,又在邻近的平乐村创办了成都汇菇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算把“战旗模式”移植给邻居。

在平乐村的菌菇种植基地,记者看到了“战旗模式”在当地的生根发芽。从搅拌、罐装、灭菌到接种、培育、出菇,都在恒温恒湿的厂房内,几乎很少看到工人操作。出菇室的每间仓库门外,都安装一个自动化的表盘,上面有温度、湿度和出菇时间等信息,每1小时自动亮灯2分钟补充光源。

走进库房,如同进入冰箱,10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放着8层货架,只容一人在内操作。1800袋金针菇如同一盆盆花卉,从培养包里“绽放”,黄白色的菌子又鲜又嫩,能长到17公分。这样的金针菇一袋重达1斤4两,在市内的超市能卖到6元一包。

在基地,记者遇见了54岁的产业工人李盛旗,他是个体菌菇种植散户“跳槽”过来的,目前在厂内做出菇管理。“镇上的散户基本都进厂了,搞农业还是要靠技术靠规模,才有竞争力。”他告诉记者,由于村里开始有了像样的企业,村民们也开始试着进厂工作,转变身份,挣得不比种地时少,虽然走得比战旗村晚了一步,“是要跟到火车头跑。”

李宗堂告诉记者,目前基地与省农科院合作,将要开辟海鲜菇、蟹味菇和白玉菇等新品种,专供高端的火锅市场。“现在我们的管理人员都是本科生,哪个还说农民不是好职业?”这两天,国内大型连锁超市联系上他,计划将把金针菇铺向贵州、重庆、河南等地市场,京东超市也在与他洽谈金针菇上线的计划。“我最想的是把金针菇卖到北京去,这是长远计划。”

原标题:战旗村“取经人” 不同的经历 相同的选择 他们的事业“第二春”从此起步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