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3月26日报道 “成都,许你一座看得见雪山的阳台。”如今,在成都看山成为一种新时尚。在这座城市,自然山水与城市喧嚣结合,古代与现代相遇。从青城山到都江堰,再从青羊宫到百花潭,成都的山水人文俨然也是画家的最爱。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陈子庄等画家看到成都的山水后,往往也是灵感突显。本期《画说成都》,将聚集大师画中的成都山水人文,看看大师们如何去看山,他们眼中的成都山水又是怎样。
张大千《青城望坡崖图轴》
问道青城山 张大千望坡崖触景生情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提起青城山,很多人都会想到它的秀美与幽静,它不仅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而且还是五大仙山之一。山中风景秀美,群峰环绕、林木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这也是文人墨客喜爱之地,杜甫、张大千等大师都特别钟情于此山。1938年,张大千辗转来到青城山隐居,借居上清宫后,每日与道长和慕名前来的朋友们煮茶论道,谈天说地。四年时间里,张大千在青城山完成绘画作品一千余幅。现在馆藏于四川博物院里的一幅《青城望坡崖图轴》便是张大千在青城山触情生情而作。
《青城望坡崖图轴》中,云雾缭绕,群山隐约可见。在晨晖之衬映下,淡彩一扫,留出大面积空白,淡淡地勾画出虚无缥缈的峰顶。在近处,有枯树几棵,红叶点缀,一位白衣居士正行站立山中,回首观景。右上角有张大千题款,内容为“张俞望坡崖”的故事。“《青城望坡崖图轴》是张大千前往敦煌之前时期而作,画的风格更倾向于传统的山水画风。”四川博物院典藏部副主任胡蔚告诉记者,“在外经历波折后到成都感受到的稳定,可以说青城山给予了张大千创作的诸多素材和灵感。”
望坡崖是青城山的一个地名。这里有一个北宋西蜀著名隐士张俞在此盼望苏东坡归隐青城的故事。北宋年间的成都郫都区有个人叫张俞,以诗词文章闻名于世,由于不愿卷入尔虞我诈的政治纷争就归隐青城山,不曾想却成了西蜀著名的隐士。一次和他人喝酒聊天,张俞得知好友苏东坡因事被逐出京城,准备到青城山来居住,他高兴得不得了,赶紧请人修葺房舍,迎接苏东坡的到来。但是,苏东坡却遭一贬再贬,最后客死常州。而痴心的张俞每天在青城山等到去世也没等到他的好朋友。当地百姓感念张俞痴心,就将这个地方叫作“望坡崖”。
陈子庄《青羊宫古亭》
陈子庄钟情青羊宫 在成都画出不一样的山水
青羊宫,是许多游客到成都游玩必去的景点之一。相传青羊宫最早是一所牲口市场,以贩羊为主,号为“青羊肆”,后来不知何时建起了一座道观,唐朝末年,唐僖宗为躲避黄巢起义跑到四川,把行宫设在道观之中,于是道观就成了“宫”,“青羊宫”之名便流传至今。随后,青羊宫香火旺盛、游人不绝,特别是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的青羊宫花会,几乎是成都人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直到清末,甚至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博览会。
陈子庄作品
到了最近几十年,去古城墙下的青羊宫看灯会,赶花会,拜李老君,摸青铜羊,逛二仙庵,都是老成都大人小孩极为欢喜的事情。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与青羊宫相关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其中,国画大师陈子庄先生便对青羊宫有着特殊感情。1963年,四川省文化局美术工作室在青羊宫大殿搞花鸟画展,非常热闹。在众多名家画作中,陈子庄的画尤为突出。“他个人对此次画展印象也很深。”四川博物院典藏部副主任胡蔚介绍,那段时间陈子庄与著名画家任启华结下深厚友谊,常常与任启华从家里聊着聊着就走到了青羊宫。
1973年,陈子庄创作了作品《青羊宫古亭》。“画中古木掩映下的青羊宫古亭充满诗情画意,亭中两位小孩子,衣裳鲜丽,且既突出了亭的古香古色,又富有生趣。”胡蔚介绍说,画中的树画得简略,且压低树,突出亭子有变形的感觉,这种画法也是从前人基础上升华而来。1976年,病中的陈子庄在给任启华信中说:“我画山水虽属表(现)山区小景,也是写得很(丰)裕新颖些,到处是绿阴翳翳,生畜遍野,小孩都喜气洋洋才好。我不喜欢画得枯率,穷头穷脑的使人见之难堪。”
陈子庄《邛崃》
“陈子庄无论走到哪里,身上总会揣着一个速写本,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积累了诸多素材。”在胡蔚看来,通过陈子庄的《邛崃》《锦官城外柏森森》等作品,可以看出他笔下的山水更多是反映那些平凡丘陵和田园风光,一看他的画就让人觉得亲切,会产生在画中住下的想法。“可游可居,这就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髓所在。因此也可以说成都给了他许多的创作灵感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