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历时六年 他完成大型人物油画《徐志摩和他同时代的人》

2019-04-26 11:04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段琪琳   责任编辑: 马兰

              
高小华(左二)和徐善曾在作品交接现场

伴随着无伴奏合唱《送别》的唱响,“梦回康桥——历史人物油画《徐志摩和他同时代的人》”作品交接仪式近日在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四段16号西南民族大学行政楼三楼高小华美术馆拉开帷幕。这是著名画家高小华兑现与徐志摩嫡孙徐善曾的承诺。

九年前,徐志摩的嫡孙徐善曾博士,从美国专程来到成都与画家高小华结缘。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高小华创作的大型历史人物油画《周恩来和他的朋友们》。数年后,他正式委托高小华,希望以同样的手法去画他的祖父及同时代的文化大家们。

历时六年,高小华创作完成了这幅历史人物油画《徐志摩和他同时代的人》。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一开始就关注此事件并跟踪采访高小华的创作过程。当天,徐善曾(Tony)及夫人包舜如(Lily)和女儿徐文慈,再次从美国专程来到成都,出席由中央电视台拍摄记录的作品交接仪式。

画中人/

郭沫若、胡适、刘海粟、梁启超、林徽因、林长民、凌叔华、沈从文、闻一多、徐悲鸿、郁达夫、鲁迅、徐钱氏、罗素、狄更生、泰戈尔、曼殊斐尔、 恩厚之、哈代、徐申如、张幼仪、陆小曼、徐积锴、彼得

高小华:

我的人物 徐志摩/

六年来,我和徐志摩们朝夕相处并迁移过三个画室,度过了差不多快2100多天。他好像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某个部分!并且越画想法越多,越画就越是收不住手!

机缘

徐志摩嫡孙专程拜访

“六年的创作,让我熟悉了徐志摩们”

徐志摩,上世纪二十年代以白话文写作影响深远的先锋诗人,被誉为中国现代浪漫诗的开山鼻祖。高小华在接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谈到,九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徐善曾先生在美国的电视中看到了他的大型油画《周恩来和他的朋友们》,通过友人的介绍,他远渡重洋专程来到成都与我结缘。

数年后,徐善曾正式委托高小华,希望以同样的手法,去画他的祖父及同时代的文化大咖。“我要感谢Tony先生的这份委托,让我走进了徐志摩和他同时代人的世界。通过每一次历史题材绘画的创作,使我得到自我救赎机会——去了解历史人物,走入历史事件,恶补缺失的历史知识与文化。六年的创作,让我熟悉了徐志摩们——他们有别于我之前画过的所有的历史题材。徐志摩是一个另类,他的一生短暂、耀眼如同划过夜空的流星。一个中国文坛史上难得的才子,一个不可复制的诗魂偶像!”

对于作品的创作思路和最初的命名,高小华表示,了解那段民国历史的人都应该清楚:由于徐志摩率真无忌的性格,风流倜傥的情商,画中同时代的那些高智商高自尊的人,是不可能都会容忍并成为他的朋友的。“对此我十分纠结,反复掂量,一度想出了自认绝妙切题的画名《徐志摩的恩怨情仇》。大家都笑了,显然这是一个有趣有意有内涵的画题。不过,当我把这个‘想法’通过邮件发给Tony之后没有了下文,估计Tony先生一定不会看好这个题目。”

创作

反复触摸与阅读

“他们不再是一张张冰冷的黑白照片”

“六年来,我和徐志摩们朝夕相处并迁移过三个画室,度过了差不多快2100多天。他好像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某个部分!并且越画想法越多,越画就越是收不住手。不过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结局。在这里,我想对Tony先生真诚地表达歉意,并要感谢他容忍了我这么多年的任性!”高小华说。

通过六年创作中的反复触摸与阅读,高小华觉得,“徐志摩们”已不再是一张张冰冷静止的黑白照片,而是一个个有温度鲜活的人。“徐志摩们所撩起的情结还没有结束——在我即将展开的宏大历史创作计划中才刚刚开始!我向大家保证:只要我还活着,肯定会被继续纠缠,真的没完没了。”

徐志摩嫡孙徐善曾致辞时表示,来到成都,与声名远扬的优秀画家高小华老师一起分享这幅巨作背后的故事是他们一家人莫大的荣幸。“我们到达中国之前,高小华老师就曾发给我这幅巨作的图片。当时,我们就沉醉于这幅巨作之生动卓绝。但是,来到成都之后,亲眼看到它,这又是另一种触动人心的体验。图中的每一位诗人,作家,哲学家,艺术家以及徐志摩的家人,他们的形象在这画布上熠熠生辉,相互融合。在高小华的笔触下,每一位人物都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我们能通过他们的表情,姿势,手势感受到这些人物的情感,也许乃至于他们跟我祖父的关系,爱他的原因,看重他的原因。”

徐善曾:

我的祖父 徐志摩/

画中的人物,他们出现在徐志摩的生活中,也许印记更轻,形象不那么传统,还可能是敌对的关系。但我们希望含括这些人,他们共同影响和塑造了我祖父的爱,热情,友情,学识

怀念

用艺术作品纪念徐志摩

“还有什么比创作一件作品更能纪念他?”

徐志摩以对艺术的热爱而闻名。绘画艺术也始终贯穿他的一生。1929年,徐志摩和徐悲鸿展开了著名的“二徐论战”,谈论“艺术的重要性是什么?”“艺术将如何改变观众的人生?”。

徐志摩嫡孙徐善曾和他的妻子包舜如也始终将艺术的本质铭记于心,在他们心中一直在想,如果能通过推动用一幅艺术作品的诞生,来纪念徐志摩对于艺术的热情,这该多好,“还有什么比创作一件作品,聚集曾影响徐志摩一生的人物,这更能纪念我的祖父呢?还有什么比聚集这些曾深深支持,爱护徐志摩的人物于一幅画更好的方式呢?与此同时,我们也想将那些因持有不同的观点,因此和徐志摩曾经碰撞过思想火花的人物涵盖进来。同样,这幅作品也是在回答我祖父提出的问题,艺术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和激励人类?”

“大约十年前,我们开始寻找一位能够完成如此宏大篇幅的作品的画家。我们知道,这绝不容易。我们希望能与一位中国的画家合作,他能够通过作品来体现人物每一丝细微的差异和情感。我们还希望,这位画家能够与画中的主体人物产生共鸣,通过作品理解人物的生平。我们加州的邻居了解高小华的作品。事实上,他们家收藏了高小华的几幅作品并在家中自豪地向朋友展示。他们建议我们看一些高老师最为出名的作品。在《赶火车》这幅作品中,高小华老师出色地描绘出当时普通大众面临的困境。通过这幅作品,他传递出人民的决心,痛苦和欢乐。他的作品具有狄更斯式的内涵,他们都检验并体现着人性。”徐善曾说。

人物

徐善曾列了一张清单

“这些人共同塑造了我祖父的爱和热情”

“在观看了高小华的作品之后,我和Lily相视一笑,我们心里都明白,高小华就是我们要找的人,我们也欣赏了高小华其他的作品。Lily也是一名画家,她知道好的作品应该是怎么样的。”2010年,徐善曾和妻子从美国来到成都,在高小华的工作室见到了他。这就是两位认识的开始。

3年后,他们终于说服了高小华接受这份委托,这个宏大的工程!“之后,我们列了一张清单。列出来我们认为需要出现在画中的人物。当然,这其中包括徐志摩的父母,第一任妻子,也就是我的奶奶张幼仪,徐志摩的儿子,也就是我的父亲和我早夭的叔叔彼得。还有徐志摩的导师,梁启超,罗素和泰戈尔。但我们还希望刻画别的人物,他们出现在徐的生活中,也许印记更轻,形象不那么传统,还可能是敌对的关系。简而言之,我们希望包括这些人,他们共同影响和塑造了我祖父的爱,热情,友情,学识。是他们共同的影响造就了他,这个伟大的作家。”

“在考虑画的细节和人物的位置时,我们有一些共同的疑问。我们应该将人物定格在哪一年?我们应该如何定位这些人物对于徐志摩的影响?他们应身着中式还是西式服装?最后,我们决定让高小华老师来拍板。我们的大家庭都为这幅画感到骄傲。过去的20年,我将探索和保护徐志摩的珍贵遗产作为我人生的事业。我希望以此激发人们对于徐志摩的作品和思想的新的想法。我写了一本徐志摩的传记《志在摩登》,而我的女儿也希望在以后拍摄一部电影,更为直接地讲述徐志摩的故事。”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谢礼恒 摄影报道

原标题:历时六年,高小华完成大型人物油画《徐志摩和他同时代的人》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