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柏林4月27日电 尼泊尔大地震伤亡惨重,再次引发社会对于地震预警及应灾的讨论。为此,记者采访了德籍华人科学家汪荣江,请他介绍了当前地震学相关研究和实际应用的情况,并从预警机制建设、防震抗震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今年3月,汪荣江因在地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得德国地球物理学会颁发的“恩斯特冯雷博伊尔-帕施维茨奖章”,以表彰他在地球物理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
预报?还是预警?
谈到地震学研究,很多人会将其等同于地震预报,并存在一种认识,即地震预报应像天气预报那样,能准确预测某时某地会发生多大的地震。这其实是大众在地震学研究和应用认识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误区。
汪荣江表示,基于地震在发生概率及观测等方面的特性,目前还无法做到类似天气预报那样狭义上的“短临预报”,这一领域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
他介绍说,目前国际上应用的主要有两种地震预警系统:区域性预警系统和重点目标预警系统。区域性预警系统,即在广大区域内,特别是可能发生强震的震源区建立密集的地震监测台网。当区域内某一地点发生地震,估测出地震波到达下一地点所需的时间,对这一地区进行预警。
另一种预警系统是重点目标预警系统,即在核电站、化工厂、高速铁路、桥梁等敏感设施周围布局监测台网。当系统监测到纵向地震波后,为敏感设施进行应急准备预留时间,从而减少地震次生灾害的发生。目前,世界上比较成功的是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和日本全国的预警系统。
汪荣江特别强调,地震预警不是万能的。例如此次尼泊尔大地震,加德满都等地离震源那么近,而破坏性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大约为每秒4公里,因此即便能迅速对破坏作出预警,因预警时间太短,人们也来不及作出反应。
应灾机制建设
地震虽是天灾,但减少损失成事在人。汪荣江说,地震本身不杀人,主要是建筑杀人。除了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建筑物的防震抗震是应灾机制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这样的问题在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家广泛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的建筑质量。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抗震设防工作做得不足,房屋抗震程度非常低,”他说。
汪荣江认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地区建设长远规划中,要重视抗震设防问题,比如建筑地点是否为地震多发区域、建筑质量是否符合相应抗震标准等。他特别指出,中国已在一些地震多发地区建立了示范点,如果坚持推广,将会在防震抗震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地震发生后,公众情绪也是影响灾后救援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对大众的知识普及,有助于人们更加客观地看待地震灾害和预报预警等问题,消除认识误区。此外,还应在如何正确应对地震灾害和自我保护等方面加强大众知识教育,特别是地震多发地区的学校里加强地震灾害演练。
汪荣江告诉记者:“即使是在墨西哥、日本等国家,地震预警系统发生的误报或漏报事件也时有发生,但并没有造成社会混乱。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众对地震相关知识有较多的了解。”(记者何梦舒 班玮)
原标题:地震应灾 成事在人——德专家谈地震预警应灾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