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近日批复6个卫星城总体规划 定位生态

2015-05-09 09:08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梁巍   责任编辑: 马兰

生态,卫星城的应有之义

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

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成都中心城区面临着人口密度过大、环境压力大、交通拥堵和公共资源不足等城市难题。因此,调整城镇体系、建立能分担人口的卫星城,迫在眉睫。“成都将构建大中小城市衔接的城镇化体系,中心城区人口控制在700万以内,由卫星城分担并转移中心城区的功能。”成都市规划局局长张正红介绍,成都去年初提出建设卫星城,避免“一城独大”“摊大饼”等城市病,而卫星城的生态定位一直是规划的重点。

此次成都市对各个区县的批复中,“生态立城”再次得到强调:卫星城的“四态合一”中,“优美化的城市生态”被反复提及;三大“十分钟”公共服务圈的要求中,“优化空间布局,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打造十分钟公园圈”成为重点,这意味着居民从任何一个生活点和工作点出发,走路10分钟,就能到达一个公园绿地。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樊晟认为,设立卫星城的目的在于科学划定城镇发展边界,使城镇有更多空间和能力保持良好生态,减少资源浪费。“从设立目的来看,卫星城本身就有生态保护的功能,所以卫星城的规划不能绕开生态。”樊晟说。

各卫星城的规划中,承接中心城区产业,发展地域经济成为重心:新都区被定位为成都市城北副中心,承担机械、电子和物流基地等功能;龙泉驿区的定位是“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卫星城”;郫县的定位是全市教育科研基地……对此,四川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晓红指出,“产业承接只决定卫星城的经济角色,绝不能因此忽略卫星城的生态角色”。

成都的卫星城并不少,对于居民而言,选择长期居住的卫星城,并非“一锤子买卖”。“做不到生态立城,居民就会流失。”四川省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高黄根说,生态环境是卫星城最具吸引力的标签。

布局,尊重各城“生态差异”

依湖而建,是成都众多卫星城的共同特征。成都平原发达的水系,为卫星城的生态功能向空间开阔的水域聚集创造了天然条件:新都区依托翠微湖,龙泉驿区依托皇冠湖,新津县则依托河流交汇的优势,规划建设新津湾。根据设想,成都的卫星城会是这样的图景:建筑布局高低错落、生态空间疏密有致、水际轮廓灵动优美。

然而,“整齐划一”并非卫星城生态布局的主题。“成都每个卫星城情况都不太一样,开发利用要基于资源禀赋情况,加上全市发展的大局需要,卫星城定位应该各不相同。”成都市规划局总工程师胡滨表示,在生态规划编制方面,各卫星城有着不同的使命担当。

以新津县为例,该县作为成都市以新材料为主导的卫星城,城市规划区面积330平方公里,其主要生态思路在于保护好河流交汇、山水相依的城市整体格局,以“山水卫星城、幸福新津渡”为发展定位。

目前,新津已获批建设国家级白鹤滩湿地公园,该公园位于新津县城以东的河流交汇区域,有望成为融合新津城市板块、继成都八大湿地公园后的又一个“绿肺”。“新津有条件成为一个湿地城市。”新津县委书记夏先义表示,新津县是“滨江之城”,卫星城生态建设中应该突出山水特色,打造亲近自然、赏花亲水的休闲城。

与新津县不同,郫县作为成都市重要水源地,对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维护成为其卫星城在生态方面的重要职责,该县的湿地建设以保护饮用水源为主要目的;而离中心城区较近的温江区工业发达,该区的生态建设以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向高端升级为主。

在各卫星城的规划中,均有“独立成市”的详细方案。“各卫星城生态重点各异,才构成完整的环城生态链。”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孙辉说。

统筹,市县两级“多规合一”

成都市对卫星城规划的批复中,无一例外提到了“根据天然生态屏障,避免与中心城区连片发展”“从总体上要求卫星城独立成市,避免摊入中心城区的‘大饼’”。对此,成都市规划局总体规划管理处负责人潘振表示,这是成都市对卫星城生态建设进行“多规合一”的体现。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多规合一”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中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成都市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李琦认为,“多规合一将避免生态规划体系庞杂、不协调等问题,让生态规划充分发挥对空间资源配置的调控作用。”

精细化的数据反映了成都市对卫星城批复中的“多规合一”:在建设用地上,卫星城公园绿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不应低于15%,人均公园绿地不低于15平方米;卫星城构建四级公园绿地体系,中心公园用地面积不小于15公顷,片区公园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社区公园用地面积不小于0.5公顷;城区规划建设用地边缘应形成环城公园,宽度为1—2公里……

诸项“多规合一”,意味着卫星城的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对城市建设的容量有了清晰界限。按照批复,到2020年,成都的卫星城建设用地规模一般集中在70—80平方公里,城市生态红线有了严格保障。但成都的“多规合一”并非局限于市级规划。成都市规划局乡村规划处处长孙琪介绍,各卫星城目前已经建立乡村规划制度,实现县一级“多规合一”,“全市对卫星城的统一规划,可以防止卫星城无序建设。但卫星城本身也需要内部统筹规划”。

“乡镇生态规划要符合区县的生态功能。”新津县普兴镇乡村规划师董秋丽表示,与区县生态功能的清晰定位不同,乡镇由于地域面积有限、经济功能模糊,容易在生态规划中“随大流,跟着感觉走”,因此,区县生态规划“多规合一”,能有效引导乡镇生态功能建设。

据了解,成都各卫星城近年来大量招聘乡村规划师,目前已做到“一镇一师”,他们在区县规划局的统筹引导下,主持设计的乡镇生态治理工作极大地配合了各卫星城的生态建设。温江区规划局副局长盛振华表示:“由村到镇,再到卫星城,生态规划的统筹性在成都的卫星城建设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原载2015年5月8日《人民日报》)

原标题:走十分钟,就能到绿地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