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刮刮乐"盯上小学生腰包 娃娃挨饿"博彩"

2015-05-14 07:47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许雯   责任编辑: 马兰

小学生放学后直接冲入小卖部购买“娃娃彩票”的热情十分高。

学生省下零花钱去刮奖;律师表示向未成年人出售盈利性票券将受制裁

“我中奖啦!我中奖啦!”昨日,9岁的小学生朱娇(化名)在校门口的小卖部内买了一张卡片后,用硬币刮去卡片上的银灰涂层,看到令人沮丧的字眼“1元钱,假的。”近段时间,不少学校周边商家瞄准9-11岁年龄段学生的钱袋子,向其兜售仅有成人手指头大小的“娃娃彩票”,诱惑其“以小博大”。

经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走访调查达州城区内多所学校周边,发现这种面值1元的印有“喜洋洋”、“猪猪侠”、“猫和老鼠”等各类图案的“娃娃彩票”已在学校周边蔓延开来,甚至有学生省下饭钱去买。

现状

“刮刮乐”蔓延盯上小学生零花钱学生放学不回家蜂拥而至刮奖品

5月12日16时许,随着一声放学铃声响起,一张张脸上稚气未脱的小朋友从达州市通川区金山小学校门鱼贯而出,他们并没有直奔回家方向,而是在校门口周边的数个小卖部停住了脚步。“老板,给我拿5块钱的‘刮刮奖’。”店主给了他一张印有动漫图案的卡片,继续忙着招呼其他准备抽奖的小学生。

这名四年级小学生接过小卡片,用店主准备好的一毛钱硬币,奋力揉搓,“唉,没抽中奖。”他每天都将零花钱省下来,购买这些仅拇指头大小的小卡片,希冀抽中大奖,但是总是事与愿违。不一会儿,小卖部地上便铺上一层被刮过的纸屑,但“偶尔”的失败,并未消磨小家伙们的激情,仍然兴致高昂地让老板继续拿卡片。

中奖几率太渺小多数人都没中奖

记者注意到,在文华街小学、通川实验小学附近出售该种“刮刮乐”的小卡片除几家小卖部外,还有几名老人在校门口搭建摊位。“多数人都没有中奖。”学生田晓霞(化名)说,若没中奖,学生们则坚持继续刮奖,直到花光身上所有的钱。

这些小卡片本身并无特别处,卡片上除印有“喜洋洋”、“机器超人”等幼儿动漫人物外,在卡片背后暗藏着一层,当撕开并刮掉涂层后,“大奖”随即凸显。这些大奖有1元、2元、5元等。每张小卡片售价5毛或1元,令无数想“以小博大”的学生入迷。

不少学生刮开卡片后,中奖栏显示“1元”字样,但紧跟着一个“假”字,则表明没有中奖,那种失望不言而喻。此外,也有的奖品是以枪、刀、斧头,或是洋娃娃等玩具形式出现,也广受孩子们欢迎。

随着记者采访深入,发现该类向小学生出售花样百出的“刮刮乐”的现象普遍存在,达州城区内各所小学校周边商店均有销售。一旦有学生中奖,则会引起其他同学群起效尤。

担忧家长给的吃饭钱孩子“挨饿”去刮奖

A面:影响学习 家长担心孩子沉迷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购买刮刮卡的学生,提起“彩票”,大家找到了“共同点”,“我们班很多同学买,有人还中奖一把(玩具)枪。”据孩子们透露,每天出门前父母都会给10到20元钱的饭钱,为能早日抽到“大奖”,零花钱较少的孩子只能“忍饥挨饿”,拿零花钱去搏“大奖”。

家住大观园附近的王明对孩子整日沉迷刮卡中奖的行为很担忧,“误以为儿子放学后去了网吧,后来撞见儿子就在校门口刮奖。”王明说,儿子有一天上课精神恍惚,没吃早餐,事后才知道,儿子将所有零花钱都用来买了“刮刮乐”。

王明的儿子在通川区实验小学念三年级,从本学期接触到该类抽奖游戏后,每天放学就跑到商店去“碰运气”。起初王明认为,偶尔购买一张无妨,后来发现儿子每天都在购买这种东西,十分恼怒并减少了儿子的零用钱,“钱给的少了,他就更不会吃饭了。”这令王明十分烦恼,为此他曾向老师反映过,希望一起阻止孩子沉迷“刮刮乐”一事,但收效甚小。

B面:宠溺后辈 奶奶带着孙儿刮奖

也有不少家长因对“刮刮乐”认识较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认识,只得让自家孩子“任性”刮卡。刘奶奶直接领着孙子到摊位前,帮孙儿支付买卡片的钱。她告诉记者,孙儿买的不是彩票,“因为卡片上的奖注没有500万那么多。”

为哄孙子高兴,刘奶奶掏了两块钱买了4张小卡片,让孙子刮奖,“反正也不贵,只要娃儿开心就好。”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玩“刮刮乐”不算赌博,对孩子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原标题:非法“刮刮乐”入侵校园 盯上小学生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