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宜宾江安李庄:抗战中延续中国文脉

2015-05-15 10:15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余辰璐   责任编辑: 马兰

位于长江之滨的宜宾市江安县和翠屏区李庄镇,曾经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默默保存着中国文脉。5月13日至14日,参加2015海峡两岸记者“重走四川抗战大后方”联合采访的记者们前往江安县和李庄,一路上连连感慨,“曹禺的经典话剧《家》在江安改编”、“梁思成在李庄写出《中国建筑史》”,那难忘的艰辛岁月仿佛就在眼前。

江安国立剧专旧址原是一座清代文庙,著名戏剧教育家余上沅,戏剧家吴祖光、曹禺都曾在这里激扬文字。在吴祖光办公室旧址,记者们看到一张古朴书桌。工作人员介绍,曹禺就是在这张桌子上改编了《家》,创作出经典话剧《北京人》。

在剧专旧址大院,记者一行碰到回母校踏访的94岁老人李乃忱。这位国立剧专第三届学生记得,“我们吃的米夹了碎石甚至老鼠屎,豆芽汤里有几根豆芽都数得清,但大家都饱含激情地学习和创作。”李乃忱说,当年大家最喜欢在此排戏,《流亡三部曲》等进步戏就是在江安排的,“我们都相信,抗战必胜!”

在李庄,每一处看似不起眼的房子都可能与一位学术大师有关。桂花坳一座竹篾混合土墙的老旧民房,曾是傅斯年的居所;梁思成、林徽因旧居中,中国营造学社成员的宿舍每间只有四五平方米,却留下二人以及金岳霖、罗哲文等的身影。至今,原中央博物院、同济大学医学院、工学院、中国大地测量所等机构旧址仍在古镇可见。

李庄抗战文化专家岱峻说,只有0.44平方公里的李庄,当年为接纳这些学术机构腾空“九宫十八庙”及居民房屋。正是李庄人的慨然相邀,才以一方平静保存和发展了民族文化。从李庄走出去的两院院士多达30多人。李庄接纳的异乡人,最多时达12000余人。当地居民左照环说,李庄也因此享受到足不出户就能从小学读到大学的便利,民风得以迅速开化。

台湾TVBS电视台记者陈相如不停地把镜头对准碧绿的农田、蜿蜒的小路和古朴的民宅。她说,“这些普通的风物,因为背后沉淀的丰厚文化内涵,最终有了不一样的味道。”

原标题:江安李庄抗战中延续中国文脉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