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中韩合作有根基专家共议“深发展”

2015-05-15 15:07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阳帆   责任编辑: 马兰

除了耳熟能详的韩剧、化妆品,韩国在经济实力上究竟是个怎样的国家?中国和韩国在产业角度有何互补性?中韩自贸区会给双方带来哪些实惠和机遇?带着这些问题,成都商报、每日经济新闻联合报道组记者专访了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室主任赵江林、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梁艳芬和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李光辉,请他们详细解读。

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室主任赵江林:

双方对彼此的需求让中韩合作更上层楼

商务部2月25日发布消息称,中韩双方当天完成了中韩自贸协定(FTA)全部文本的草签,对协定内容进行了确认。至此,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中韩FTA生效后20年内,韩国将取消对来自中国的所有商品92%的关税,中国将消除韩国产品91%的进口关税。记者就此专访了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室主任赵江林。

记者:以您学者的视角,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中国对韩国意味着什么?韩国对中国又意味着什么?

赵江林:本质的角度来讲,只说经济的话,过去的十多年来,韩国在经济上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中国的。如果我们考察整个周边国家的话,韩国是唯一一个在经济上对中国需求非常强烈的国家。

从某种角度上,我们今天和韩国的关系能做到这样一个程度,就是因为自贸区其实是对两国关系走向高水平、高层次的一个制度安排,因为一旦上升到制度层面,就不是一般的经济关系了。因为两国很强的政治互信,战略互信,体现了很多政治、安全层面的一些东西。应该说,中韩双方对彼此的需求,从经济发展和地缘政治的角度都处在一个高峰期,也达成了一个这样自贸区的安排。

记者:从产业来讲,您觉得中韩在哪些产业上存在互补性?除了汽车、化妆品和文化艺术领域,还有哪些?

赵江林:其实,你提到的产业都可以有表现。在这些产业中,肯定是彼此需要的。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一直在进口韩国的一些中间产品,加工组装后向美国和欧洲地区出口。今天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中国和韩国这种传统的产业关系已经有所脱离。现在是在建立中韩本身彼此需要的关系,这是2008年之后,中韩关系发生的特别大的一个变化。产业基础变化后,韩国对中国市场依赖、中国对韩国技术依赖,实际上反映了中韩关系在经济上、战略上向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

记者:中韩除了互补性,还存在一定的互斥性,中韩自贸区签订后,是不是会对双方的某些产业产生一定的冲击?如果是这样的话,谁受损害会比较大?

赵江林:肯定存在互斥,尤其对于韩国来讲,成本比较高的夕阳产业,肯定受到来自中国的影响,主要是中低端的一些产业;对中国来讲,主要是中高端产业,会受到韩国影响。因为两国的经济基础不同,所以所受到影响也不同。总体来讲,正向影响肯定大于负向,协定为中韩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公平合理的竞争平台。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副院长李光辉:

中韩自贸协定重构农业贸易门槛

中韩自贸协定(FTA)将在两个月内落地,而农业谈判的“拉锯战”,亦已分出结果。“更多细节现在尚不能透露,但是就我个人分析,农业领域的自贸协定将对中方更加有利”,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辉告诉记者。

记者:能否先帮助我们厘清一个问题,与国内建设的自由贸易区相比,虽然名称近似,但事实上中韩自贸区代表的是一种双边的投资贸易协定。那么FTA的签署,对中韩而言代表了什么含义?

李光辉:首先要厘清的是FTA与FTZ,虽然都叫做“自由贸易区”,但是两者的含义有所区别。

FTZ的英文是Free Trade Zone,指的是在某一国或地区境内建立的实行特殊优惠税收和特殊监管政策的小块特定区域。FTA的英文是Free Trade Area,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单独关税区通过签订协定,在世贸组织最惠国待遇基础上相互进一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中韩自贸区即属于这个范畴。我们与十多个国家都建成了自贸区,但很多自贸区都是低水平的、开放程度较低,而中韩自贸区要向高标准协议靠拢。

记者:在中韩自贸协定谈判中,农业问题被视为敏感环节,您怎么看?

李光辉:农业是韩国的“超敏感区域”,因为韩国向来对其农业保护力度较大,进入其国内的农产品,一般被征收较高的关税、也设置了很高的质量标准。但最后还是基本上谈成了,就开放力度而言,双方都有所开放和退让。根据有关规定,现在尚不能透露更多细节,但我个人认为,中国农产品进入韩国市场的门槛将被降低,包括某些品种的关税和标准规定。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梁艳芬:

韩国货降价未必明显

整容等服务将更便利

中韩自贸协定会给双边贸易带来怎样的刺激作用?两国百姓又能以什么样的形式从中受益?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对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梁艳芬进行了专访。

记者:中韩自贸区本着“利益大体平衡、全面、高水平”的原则签订,为什么我们在谈判一开始时,就要强调“全面和高水平”?

梁艳芬:中韩自贸区是我国在之前制定的自贸区基础上,与一个相对发达的经济体签订的协定。我们之前的自贸区有些规模较小,有些内容单一。总的来说,不论是和国际发达国家比较,还是和我们自身的经济、贸易体量比较,我国的自贸区水平都不算太高。所以通过中韩自贸区,也希望可以将自贸区的内容丰富化,自贸区的开放程度扩大,让自贸区水平提高。

记者:中国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两国领导人已经商定了2015年中韩贸易额达3000亿美元的目标。自贸区建立后,贸易大幅增长是可以预见的。但目前中韩贸易的体量本就比较大了,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

梁艳芬:事实上增长点还是很多的。目前,中韩贸易虽然体量很大,但主要是三星等电子产品的占比很大,结构上有一些失衡。中韩自贸区建立以后,随着关税水平的下降,贸易壁垒的扫除,相信农业、技术往来、服务业等其他领域还会有很多空间可发展。

记者:普通消费者更关心的是,自贸区建立后,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和实惠。也有很多人期待,我们以后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多种类的韩国商品。

梁艳芬:自贸区建立后,关税水平会下降,那么进口商品价格就会随之下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商品的关税水平本来就很低,价格高于生产国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国内流通成本较高等。在这样的情况下,价格下降也许不会那么明显。

自贸区建立后会促进人员流动、服务贸易的发展,产品的后续维修、整容等等都有可能会进入中国市场,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就会更加便利。

记/者/观/察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三星如何转危为机

“三星打喷嚏,韩国就感冒”,在启程前往首尔之前,对于三星在韩国国内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记者早已有所耳闻,但当真正来到韩国时,才深刻感受三星之于韩国那种无所不在的震慑。

“这么多年来,三星作为韩国最大财团的地位始终坚不可摧,”一位在首尔生活了多年的中国留学生告诉记者,通过韩国Naver(相当于国内的百度)查询了最近几年韩国财团影响力排名后,她一面向记者展示搜索结果,一面感叹,“不论名次如何变幻,三星始终雄踞着第一的位置,未曾有丝毫动摇。三星在韩国各领域都是做得最好的,这点毫无争议。”

走在首尔街头,随处可见三星生产的中级车SM5呼啸而过;寸土寸金的购物中心明洞,三星旗下高级休闲品牌BEAN POLE专卖店独自盘踞了一栋楼,店内时常人头攒动;俯拾皆是的咖啡馆,大部分人都在埋头玩电子产品,半数以上使用的是三星Galaxy系列;在距首尔不远的京畿道龙仁市,有着韩国数一数二的主题乐园———三星爱宝乐园。

韩国国内,不论是传统的食品、化妆品、造船、化工行业,还是新兴的酒店、飞机租赁业,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几乎都深深镌刻着三星的烙印。即便走出韩国国门,三星的名字依然如雷贯耳,被世人熟知的吉隆坡双子塔、迪拜第一高楼哈利法塔、台北101等一众知名建筑物,都是以工程建筑为主业的三星物产(C&T)的代表作。

从最开始的一家小型传统企业发展成目前的一家世界级商业公司,三星业务范围逐渐覆盖半导体、建筑、施工设备、医药、经济、酒店等领域。创新且具突破性的产品已经让三星成为业界翘楚。2014年上半年一项数据显示,三星销售额占据韩国GDP约20%,这样惊人的体量在全世界恐怕都再难找到第二家。

面对科技的日新月异,支撑起三星牢不可破财团地位的,正是其以消费者为导向、适时调整的市场策略以及不断创新的终端产品。

以最受大众消费者熟悉的三星电子为例,在最近几年智能手机风靡的热潮下,作为三星电子龙头产品,三星智能手机从2013年起呈现下滑态势。面对智能手机领域的激烈竞争,三星电子避开了正面对峙,转而改变思路,利用柔性屏幕技术,推出了具有双侧曲面屏的S6 edge手机,但这只是面向智能手机行业的一个改变,如果放眼整个三星电子,其图谋远不止于此。

在201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三星电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尹富根就公开了三星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战略,他称,到2017年,所有三星电视将成为物联网设备,五年内所有三星硬件设备均将支持物联网。

除确定进军物联网外,拓展B2B、布局可穿戴设备以及持续加强软件研发,也是三星电子在描绘未来蓝图时一再强调的关键方向,这些领域无一不被认为商用空间巨大,当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抵御智能手机市场下滑对三星利润带来的侵蚀。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为了保持领跑优势,三星这头“巨兽”正在转型路上不断探索和寻求突破,它所经历的这一切,有如韩国经济缩影。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在急速增长多年后,同样也面临新经济转型之困,如何创造新的增长点并把握“近邻”崛起带来的机遇,不论是对三星还是韩国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风越是强劲,风筝才能飞得越高。必须把危机变成转机,把不景气当作是强化体质的垫脚石。”三星集团会长李健熙在逆境下说过的这段话,始终激励着三星不断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在这种直面挑战、“变危为机”的企业精神下,三星未来的发展仍值得世界期待。

成都商报、每日经济新闻联合报道组记者 孙宇婷

原标题:中韩合作有根基专家共议“深发展”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