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经济观察报:成都的工业雄心

2015-05-26 09:24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中国制造2025》刚刚发布,这是制造业升级的一个地方样板工程,高端装备的使用为区域工业经济寻找到了支撑。

成都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大型企业入驻,高端产业集聚仅仅是个开始。成都的计划是:“稳定工业增长,为转型升级赢得时间,继而将激活的市场要素引入产业升级的轨道中,抢夺未来经济竞争的主动权。”今年一季度,成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62.3亿元,增长7.4%,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经济运行平稳开局。4月29日,成都市委召开全市经济工作分析会,提出在当前日益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更加突出“稳增长”的首要摆位,以必胜信念打好抗下行的“阻击战”,奋力推进成都经济稳中求进、提质升位。而如今,这座正在编制《成都制造2025发展纲要》的西部经济重镇,正在向世人展示其国家命题之下的工业雄心。

升级命题

吕世勇的工厂2009年开始在成都经开区建厂,目前英利(成都)车间,机器人的使用已经占到生产总值的90%,而国内同类型企业只占到20%左右。

英利(成都)所在的整个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当地打造制造业高端的枢纽,成为全省、全市成长最快的千亿特色优势产业,使成都经开区成为了全国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基地。

高端装备的使用让英利(成都)在宏观经济下行的环境下获得了难得的竞争窗口。“外部需求的下滑并没有影响到工厂的效益,”吕世勇称,“我们一直固守高端产品,现在反而可以获得更多的订单。”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设备的大规模应用是《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也是新工业经济的支撑。辖区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机器人产业链上,是成都乐于看到的结果,也是其推动的工业经济升级方向。

当前,成都已经站上了“新常态、万亿级”的全新起点,全市工业战线在推进工业“1313”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加紧编制《成都制造2025发展纲要》,明确产业发展路径和发展重点,为实现工业经济“双中高”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规划的执行是成都稳定经济增长的组成部分,而在更大程度上,亦是这座西部经济重镇实现先进制造业突围的发力点。“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化工新材料、工业机器人等一批重大产业链及其关键环节的企业”,都将为实现这个命题而努力。

新经济模式

在过去几个月,“创业天府”行动计划这个旨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动计划,产生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共有超过25亿元社会投资投向创业项目,200余家创投机构与成都创业企业对接,共有400多家企业的400多个项目,获得各种融资支持。

而如今,在“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的宏观布局中,这种创业潮和产生的创业企业,越来越具有新经济成分的战略意义,其所扮演的角色是,“为正在谋求转型的工业经济,输送新的新鲜元素。”

在成都公布的稳增长30条中,“创业天府”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在公布的政策中,“有条件的工业总部转型成为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将获得官方的支持”,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则是落脚点。

西航港经济开发区正在努力打通这样的通道。作为高校集聚型的产业园,西航港正谋求“以创新研发体系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作为工业产业园,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已经达到11个。

在此前工信部公布的支持“互联网+”发展的战略中,大力推进“互联网+制造业”被放到了首位。按照计划,成都将尽快出台“互联网+”行动规划,积极运用“互联网+”等先进理念和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实际上,在成都公布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中就有“支持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规定:对投入100万元以上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类、生产装备智能化等具有两化深度融合典型示范作用的项目,将最高给予100万元的补助。

时间窗口

至少在今年3月份之前,程伟都感到焦虑,作为用工大户,他的工厂已经很久没有满员运转了。程伟的企业所在的西航港经济开发区日子也并不好过,一季度,“钱荒”和“用工荒”还在困扰着企业。

成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今年4月底召开的成都市一季度经济工作分析会上,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做了讲话,他特别澄清了一个“要不要稳”的认识问题,“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速,促改革、调结构的空间将大幅压缩,提质量、增效益的环境将严重受限。”黄新初指出。

成都要做的是,在守住“稳定”这条底线,防控经济发展风险的同时,为工业经济的转型尽可能争取更多的时间,保障转型的顺利进行。

面对“钱荒”和“用工荒”,西航港经济开发区正努力作出回应,前不久,园区主动到省外招揽工人,以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而在整个2014年,西航港经济开发区引入外部融资达2.6亿元,为园区企业输送员工8000余人。

企业的融资难的确是一个麻烦,成都正尝试从融资体系的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按照成都稳增长30条的规划,成都将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票据等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实施“创业板行动计划”,加强与深交所合作,积极筛选、辅导、培育企业直接登陆创业板。

成都还将加大重点领域和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重点包括加大对政府投资公司资本金注入,降低资产负债率,提升市场化融资能力;设立“贷款风险资金池”,完善银担企合作和风险分担机制。

在更早之前,成都梳理了全市100户重点工业企业监测保障,并“在流动资金、劳动用工、交通运输等方面予以优先协调保障”,这些企业大都位于成都的产业园中,后者入驻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2000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8.49%,成都正在以此为支撑,打造一个西部的新工业经济高地。

(原载《经济观察报》2015年5月25日35版,有删节)

原标题:成都的工业雄心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