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2
外伤是否涉及被虐待?
身上长褥疮;家属称尸检结果未显示遭虐待
“警方给我出具的尸检结果显示,孩子身上的外伤不能导致死亡。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的尸检结果未显示儿子在老年公寓遭受虐待。”王新红说:“我认为不能排除此嫌疑。”
据信阳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负责人田先生此前了解,被救助期间,孩子没有受到虐待。
“王志强第二次入院时,满脸都是抓伤,已结痂。像是手指甲抓伤的。”彭振说,“走路颤巍巍,瘦了好多,也黑了,我都没认出来,”主治医生彭振说,当时陪同王志强入院的有一名救助站工作人员,办理入院手续后离开,彭振说,住院期间,救助站等部门没有人员陪护。
信阳市救助站站长李明对记者表示,救助站人员少,的确没有陪护,存在考虑不周全。
孩子身上为何有褥疮?彭振说,“住院期间,王志强在床上、地上大小便,经常屎尿到处都是,味道很大”,后来医院不再给孩子穿衣服,不再使用被子、褥子。王新红说,“孩子已经很瘦,不用被子、褥子,肯定会长褥疮。”
彭振同时表示,“孩子死亡时身上没有任何伤。不知道尸体上的伤痕从何而来”。
焦点3
为何未及时发布寻亲公告?
救助站半年牵涉两死亡事件,未及时发寻亲公告
据公开报道,去年12月,信阳市救助站将一名17岁患病走失男子何正果送入信阳市精神病院,男子以无名氏的身份“猝死”于精神病院。信阳市民政局以“工作人员没有恪守准则”,予以救助站站长李明停职处理。
今年5月6日,救助站站长李明对新京报记者回忆何正果事件,“当时值班的工作人员的确存在工作失误。在未翻找值班记录情况下告知何正果家属,无接收记录。如果翻查,会发现救助站已登记接收何正果。”
去年8月起,民政部发文规定,受助人员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不能提供个人信息的,救助管理机构应当及时报请公安机关协助核查求助人员身份,并在其入站后24小时内以适当形式发布寻亲公告。
李明坦承,救助站没有发布过何正果和王志强的寻亲公告。
李明介绍,他们理解的“适当形式”无外乎在当地的《信阳日报》上,刊登一寸照片附带人员情况说明,“一条信息打折也要300元”。
王志强事件后,5月6日和7日,救助站连续在《信阳日报》上刊登了两个整版的寻亲公告。两个版一共160人,花费4万元。这是救助站第一次为这160人发出寻亲公告。
焦点4
两部门是否信息对接不畅?
民政部门承认与公安部门信息对接不畅
何正果与王志强均被老城派出所民警接走,即送到救助站。两事件曝光后,派出所之间以及与民政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广受社会质疑。河南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彭国平在接受中广网采访时承认,这一点是民政救助的薄弱环节。
彭国平表示,“公安部门和救助部门确实中间有肠梗阻现象,作为救助站,得到的信息只有从救助人员只言片语中知道的。国家救助有一个内部网,这都是有限的。如果弄成跟公安联网,那可能这个就好办了。”
王志强事件后,大约5月3日,救助站在进门左侧设立了警务室,墙上喷涂了蓝、白漆,警务室电脑也安装了公安的户籍系统,并安排了户籍民警,方便救助站工作人员随时查询受助人员信息。
原标题:“干尸”男童被认定重度营养不良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