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中国环境报:成都413条黑臭河渠已治理213条

2015-06-16 08:35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近几十年来,城市水体黑臭的范围和程度不断加剧,在全国大部分城市河道中,流经繁华区域的水体很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黑臭水体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为介绍国内不同城市治理城市河道的经验和做法,引导各地贯彻落实“水十条”,《中国环境报》从今日起推出“治理黑臭河,改善水环境”系列报道。

记者近日从四川省成都市有关部门了解到,随着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的发布实施,以及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工作的全面展开,成都市将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推动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力求通过打造蜀水文化品牌,再现水旺城兴、古今辉映的活水盛景。

有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将严格按照“水十条”提出的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和具体措施,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集中开展重点流域工业水污染源排查整治。

“水十条”提速水环境治理

“虽然我们在水环境治理上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水十条’出台后,这项工作还要全面提速。”成都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处长熊发荣告诉记者,近年来,成都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坚持目标管理、科学决策、联动共治,总体工作与“水十条”相关要求高度契合并初见成效,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用水总量总体减少的情况下,保持了水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指标有所改善。

目前,成都正在按照国家标准制订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相关的标准有所提高,其中一些指标甚至严于“水十条”。据熊发荣介绍,“水十条”提出的工作目标是,2017年年底前省会城市等建成区要基本消除黑臭水体。成都市则自我加码,要求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必须始终保持100%,2015年完成全市黑臭水体治理后,提前两年实现国家提出的工作目标,其严格程度可见一斑。

同时,成都市治水的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加大。除了保障传统意义上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所需以外,包括全市地下水和地表水监测网络,以及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在内的环保能力建设,其所需的投入也势必大幅增加。为此,今年成都市在治水方面的投资总额将达到30亿元以上,至少比往年增加30%~40%。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

湖醉锦城传蜀韵,水润天府泽后世。夕阳西下,一条名为肖家河的小河水体清澈,沿岸花草葱绿,与以蓉城湖泊水系为核心的环城生态带融为一体。记者在位于成都城南的高新区南三环两侧看到,占地面积225亩的高新区肖家河人工湿地公园绿意盎然、水韵悠长,一些社区居民带着小孩在霞光中散步闲聊,好不悠闲自在,尽情享受着环境综合整治带来的实惠与便利。谁会想到两年前这里竟是雨污不分、水体黑臭的污浊之地,曾引发各界关注并饱受诟病。

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成都市各相关部门一直持续抓紧治理成都全域的黑臭河流,计划用3年—4年的时间让成都小流域实现“水清、无味、有鱼”的目标。

为从根本上彻底消除城市河道黑臭现象,成都市各级各部门紧密配合,超前规划、综合治理,切实按照《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规定,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环城生态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湖泊水系规划建设实施方案》,从制度上为建设“宜人成都”保驾护航。在此基础上,积极采取生态补偿、资金扣缴、成效激励、提标改造、中水回用等经济、行政、管理手段,加强综合整治。同时,以雨污分流、河堤修整、河道清淤为代表的一系列综合整治工程就此展开。

熊发荣分析认为,尽管成都市目前在地表水质达标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但通过近年来全市黑臭水体的治理,整个成都市水环境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今年,为加强对黑臭水体治理后的长效管理,成都市环保部门还将特别针对已经治理完成的黑臭水体逐步设置监测断面,并将其统一纳入断面扣缴考核范畴,严加监管。记者采访得知,2014年,成都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稳定保持在100%。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2013年成都共梳理黑臭河渠413条,目前已完成治理213条,2015年将完成剩余的200条治理任务,力争提前两年实现国家制定的工作目标。

加强工业源头污染控制

为推进工业节水与工业减排,成都市按照“一源一档”的原则,对沱江流域及关联河道沟渠沿线188户涉水排放的工业污染源进行了排查,建立了沱江流域工业水污染源档案。同时,还开展了重点流域工业污水情况调查,对双流县、温江区等8个重点流域工业污水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并由环保部门牵头开展了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综合治理工作。

据成都市经信委环资处处长陈文俊介绍,全市将重点以工业节水技术推广工作为突破口,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节水减排技术和工艺,全面推行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示范,从而提高节水能力和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广泛组织开展节水型企业评价试点工作,树立节水型企业示范典型,推动重点行业加快节水型企业建设。陈文俊说,目前,成都市已对178户省控、市控涉重金属工业企业实施综合整治,其中治理125户、调迁9户、关停44户。同时,全面推进现有55户印染企业结构调整。

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据了解,按照正在制订中的成都市贯彻“水十条”工作方案要求,全市环保、水务、发改委和经信委等部门和单位,将分流域、分区域、分行业确定重点任务和年度目标,落实水污染防治的属地责任,确保水污染防治的各项任务分工明确、措施具体、责任落地,同时进一步加大在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污水处理、污泥处置、河道治理、水生态修复等环保产业。此外,有关部门还将对过境河流水系及上游流域,尤其是入湖的中小河流沟渠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水质动态监控,确保水质达标。

目前,作为成都市环城生态区骨架,由湖泊、水生作物区、河流及其他水体等构成的环城生态区湖泊水系“六湖八湿地”建设项目正全面实施。成都市生态湖泊水系主要依托城市河道现状,因地制宜、傍河结湖形成。湖泊、水生作物区均从河流取水,又为相关河流补水,以期形成河湖相连、自然流动的“活”水。

同时,成都市将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集中开展重点流域工业水污染源排查整治,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监管和涉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将更加严格,凡与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冲突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

(原载《中国环境报》2015年6月15日第06版,有删节)

短评

认识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成效

成都全市黑臭河道之所以能在两年内实现大变样,得益于以下几点经验做法:

启动早。从2013年开始,成都就持续开展黑臭河道治理,制定了“水清、无味、有鱼”的清晰目标,并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水十条”出台后,治理工作更是全面提速。

标准高。成都自我加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相应提高标准,有的甚至严于“水十条”,完成全市黑臭河道治理的时限也提前两年。

投入大。治理效果好不好,钱的问题是关键。今年成都在治水方面的投入超过30亿元,同比增长三四成,为整治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措施实。成都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雨污分流、河堤修整、河道清淤等一系列综合整治工程,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管理等多种手段,扎实推进,成效明显。

重长效。黑臭河道治理不易,防止反弹更难。为彻底消除城市黑臭河道,成都出台了一系列意见、方案,从制度上给予保障;通过严格实行断面扣缴、生态补偿等制度,初步建立了治水长效机制;加强河道日常动态监控,确保水质持续达标。

在成都的实践中,这些措施都是扎实而奏效的,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原标题:活水润天府 共治泽后世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