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看火,人工码坯,完全没有任何机械化的操作;厂区因为大气直排而污染空气,扬尘也很厉害——这种产能落后、污染环境的小型墙材厂家将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操作、环保排放的规模型企业。而这些具备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特点的企业,以及以工业化方式进行施工的建设项目,在下一步还将获得墙改资金的专项扶持,目前具体办法正在制定中。这是日前记者从市建委获悉的。
说成绩
整顿后我市CO2减排160万吨
“我们所说的墙材,就是群众俗称的‘砖’。我市墙材行业经过多轮发展,在‘禁粘禁实’和‘淘汰落后产能’整顿过后,产业升级步伐有所加快,总产能略有降低,从2009年200亿匹标砖下降至2014年底的约161亿匹标砖,产能结构趋于合理,节约标煤近45万吨,减少CO2排放量160万吨。”市建委下属的市墙改办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我市在墙材行业的转型升级上一直在“发力”——截至2010年末,全市墙材企业数量减少至473家。2010年至2014年期间,我市对墙材企业进行进一步优胜劣汰与重组,墙材企业数量总计减少186家。截至2014年末,我市墙材企业减少至287家。“为了更好地做好墙材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市墙改办已经于去年完成了对全市墙材行业的调查摸底工作,获得了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为下一步制定产业升级计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该负责人表示。
谈问题
小规模墙材企业问题多多
据介绍,成都地区墙材企业规模、产能普遍较小,年设计产能超过1亿匹标砖的企业仅占5.2%,超过5000万匹标砖的也只占35%。另一方面,从数量上看,成都市烧结类墙材企业占97.7%,其中技术较先进的隧道窑企业仅占17%,技术相对落后的轮窑企业占比高达83%;在轮窑企业中轮窑门数低于24门的落后产能企业达17.9%。“不少墙材企业存在实际产能低下、配套技术装备落后、资源能源浪费极大、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劣等问题。”该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
对建筑工业化进行扶持
为了合理调整墙材产能布局,我市将制定淘汰落后产能及产业升级战略。“我们计划关闭一些规模小、生产工艺差、技术设备落后的生产企业;停止一些生产环境较差、生产部分非标产品但是通过整改可以达到要求的企业,整改达标后方能生产;合并一些中小型墙材企业,通过资产整合、资金介入等方式建设一批工艺装备技术先进、节能效益好的生产企业;转型升级一些中大企业,坚持装配式、工业化的产业升级战略,大力发展绿色新型墙材,提高我市绿色墙材整体竞争力。”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对于新建的墙材企业,将设置更高的准入门槛,以满足建筑一体化和未来建筑节能、绿色发展的需求。
据介绍,按照目前的工作思路,对体现工业化施工方式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其预制装配率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享受按建筑面积进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返退的政策。“相关的实施办法不日就将正式出台。相信这些新政的出台,将会对助推我市建筑工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记者 袁弘)
原标题:淘汰墙材落后产能 助推建筑工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