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3日电 中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最新会商认为,今年主汛期长江中下游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
进入汛期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雨频发。来自中国气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南方地区共出现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中黄淮南部至江南北部降水偏多5成以上,江淮大部更是偏多1倍以上。
强降水导致多条河流发生洪水。据国家防总统计,6月15日以来,珠江、太湖和淮河均发生洪水,其中西江干流、淮河干流和太湖相继超警。有197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较2000年以来同期偏多57条,其中33条河流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12条河流发生超历史记录特大洪水,4条河流发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
国家防总会商认为,今年主汛期多雨区主要位于长江中下游、江淮、华南沿海以及黄河上游、嫩江等地。长江中下游可能发生区域性较大洪水,且有可能出现上游洪水与中下游洪水遭遇的流域性洪水。
此外,太湖可能发生较大洪水,淮河可能再次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黄河、海河、松辽流域“也不排除发生大洪水的可能”。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副主任王遵娅认为,如此密集的强降水主要是因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西偏强,其西侧的西南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强盛,为江南和华南地区带来丰沛的水汽,进而产生偏多的降水。
今年汛期的气候背景是持续一年有余的厄尔尼诺现象。正是厄尔尼诺事件的持续发展,使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其西侧暖湿气流强盛,持续影响中国南方地区。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始于2014年5月,目前已经持续了14个月。
“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厄尔尼诺事件为16个月,本次厄尔尼诺事件有可能打破这个记录,持续超过16个月,成为历史上最长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正研级高工周兵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西北太平洋正成为“台风生产线”,近日连续生成了两个台风。其中第9号台风“灿鸿”在3日凌晨由强热带风暴级增强到台风级,第10号台风“莲花”在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北方洋面上移动,强度缓慢增强。
中央气象台预计,受台风“灿鸿”和“莲花”影响,9日前后,中国东部和南海东北部海域将出现较大风雨天气。而未来10天,西北太平洋还将有1至2个台风生成。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认为,今年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发展,气象年景偏差,要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当前防汛抗洪形势,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防强台,全力做好各项防御工作。
原标题:国家防总:长江中下游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