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蓝缕开疆 抗战时20万民工抢出乐西公路(2)

2015-07-06 17:12   来源: 四川在线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筑路场景

为了鼓励民工下岩施工,工程方颁出重赏:只要早上下崖,便发5块大洋。

在公路全线最高点、海拔2800米的蓑衣岭,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气温常年在摄氏零下10度左右,积雪没胫。蓑衣岭段的施工,恰好是1940年10月,期间因冻、病、饿,死伤了3000多位民工。

罗明刚说,由于政府要求年底前必须打通该路段,蓑衣岭上搭了200多间临时工棚。“工棚用山间竹苗搭建,既不遮风又不避雨。再加上民工大多来自成都平原,根本没想到此处如此寒冷,带的衣被薄少,有的还没草鞋只能光脚务工。风雨相催的严寒再加上不足果腹的配粮,让很多人患上了伤寒。”

在蓑衣岭上,至今可以看到一块“蓝缕开疆”的巨大石碑。这是1941年底,乐西公路全线通车后,与詹天佑、茅以升并称为“中国交通工程三杰”的施工总队长赵祖康亲自题写。

转运“驼峰航线”物资,成为运输大动脉

1941年底,历时一年半、长达525公里的乐西公路全线完工并通车。

罗明刚说,当年,中国抗战的物资主要从滇缅公路运入。乐西公路通车后,便开始分流通过大量国际物资车辆。1941年8月,滇缅公路因运输秩序混乱而遭国内外舆论指责,乐西公路由此成为国际物资直通重庆的重要通道之一。

随着美国加入太平洋战争,并开辟了从印度至中国的著名空运线“驼峰航线”,乐西公路在转运“驼峰航线”物资的同时,又成为支撑“驼峰航线”的重要公路补给线。罗明刚说,“驼峰航线”要从印度转飞成都和重庆,要在西昌小庙机场中转。当时机场繁忙的时候,每天有六七十架飞机起降。而来自境外的抗战物资,随着川滇西路(乐西公路和西祥公路)运入的多达3738吨。当中印公路于1945年1月修通以后,乐西公路作为连接陪都重庆的便捷通道,又发挥了转运中印公路国际物资运输通道的作用。在原国民政府组织青年参加远征军时,响应号召的西昌青年乘坐几十辆卡车从乐西公路到成都,再乘机到印度中国远征基地受训。抗战结束以后,南迁乐山、峨眉山等地的故宫文物开始运回重庆。首批启运的峨眉山处7287箱文物,便由乐西公路运至乐山,再送到重庆……

罗明刚说,新中国成立后,对乐西公路进行了改扩建,汉源至西昌段改扩建成国道108的一段,汉源至乐山段改扩建成省道306的一段,蓑衣岭、岩窝沟等路段不再是主要干道。

人物》》》

刘成志:我是修路时的幸运儿

91岁的刘成志老人佝偻着背,听力也衰退得厉害。要和他对话,必须在其耳朵边大喊大叫。不过,说起当年修建乐西公路的情景,老人仍清晰地记得其惨烈。

刘成志参与修路时才15岁,跟着父亲参与的是乐西公路最艰难路段蓑衣岭、岩窝沟的修筑。因为工人经常因为修路坠下悬崖,久而久之无人再敢下崖施工,身轻个矮的刘成志便经常被安排坐在箩筐里下崖放炸药。

“怕哦,怕绳子断了,和其他工人一样摔死。”老人颤着嘴唇说,但那是为国家修路,再怕还是要下去。

刘成志说,当时政府给出的报酬非常少,而且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饿慌了,还要到附近村民家去讨饭。当年,他也曾亲眼见到晚上被冻死的民工。而他因为有父亲照顾,幸运活了下来。

乐西公路数据一览》》》

长度:525公里

修筑时间:一年半

参与民工:超过20万人,来自眉山、内江、资阳、雅安等地。

死亡民工:超过4000人,平均每公里死亡8人

全线动土850多万立方米、磐石240多万立方米,架设桥染2600米,铺设路面117万平方米。

专家解读》》》

8年抗战期间,四川人民积极应征出工,为兴建各项战时工程付出了辛劳血汗。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博导段渝介绍,四川当年共征用500万民工,修公路、造轮船、修机场和各种军事交通工程,支持军事运输和军粮调拨等。水路交通方面开辟了金沙江航线,川滇水道,疏浚了嘉陵江航道,连通川陕航运等。陆路则主要修建了川滇东路、乐西公路、西祥公路、甘川公路、康青公路等。在修筑国际通道的同时,还对成渝、川陕等公路进行了修整。四川人民付出极大代价修筑的抗战生命线,有力地支援了抗战物资的输送,对抗战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老照片由乐山市交通运输委提供)(四川日报记者 吴晓铃)

原标题:【重走四川抗战大后方】蓝缕开疆 20万民工抢出乐西公路

上一页 1 2下一页
你可能感兴趣的: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