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农事正忙。在成都召开的全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聚焦全国范围的现代农业发展典型,交流各地围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的好做法、好经验。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的背后,喷涌着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的新动力、新活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浅显而深刻,生动而深情,蕴含着中央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中国民谚曰,“无农不稳”,一个“稳”字,突出了农业乃社稷之本的基础地位。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对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了系列部署和要求。新常态背景下,更强调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就在此次全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召开的前一天,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之路。
30多年前,我国改革从农村起步,并迅速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崭新时代。今天,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征程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同样需要地方的探索创新。特别是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生产力水平各不相同,更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扎实推进。
从全国范围而言,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就四川来看,成都是首位城市,肩负着在“多点多极支撑”区域发展战略中一马当先,发挥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的重大发展责任。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先行先试,是成都必须的责任和担当。近年来,成都遵循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各项重大部署,积极改革创新,围绕构建农村产权制度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农业资源保护体系、农业农村建管体系着力,初步形成了“农工贸旅一体化、产加销服一条龙”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在彭州,以建设农业“大基地、大科技、大市场”为目标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在蒲江,走出了一条“三业并举”、 “三品提升”、“三产联动”和产业新村“融合发展”的蒲江特色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之路;在崇州,推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农业共营制”的大胆创新,有效破解了农业生产经营中“地碎、人少、钱散、缺服务”四个制约和“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三个难题,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与肯定。事实证明,只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就能激发农民的首创精神,改有所进、改有所成,形成多路径、多形式、多层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的代表参观考察了成都“规模化开创新模式、产业化开辟新领域、生态化开启新方式、产村相融搭建新载体”的现代农业发展典型。蒲江河边,猕猴桃碧绿一片;西来镇上,柑橘正结出累累果实。青瓦红墙,茂林修竹,天府之国,历久弥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希望的田野正焕发勃勃生机。
原标题:让农业更强 农民更富 农村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