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市对口援建甘孜藏族自治州硕果累累

2015-07-30 07:14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梁巍   责任编辑: 马兰

我们家再也不是以前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了,现在家里年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

——拖坝乡移民新村村民田明江

成都叔叔、阿姨来这里帮助我们,让我们有了一个安稳、温暖的大家庭,真的很感激他们。

——福利院孩子桑登曲珍

成都干部的精神,也是带给我们甘孜州的无价之宝,希望成都精神在这片高原上长期扎根!

——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

援藏项目:

确定援藏项目304个,项目涉及援藏资金投资11.84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292个,完工项目192个。

推动就业:

四年来实施的对口援藏项目吸纳当地群众就业2.44万人次,促进人均增收2564元。

援藏人才:

派出短期临时性援藏人才150批次923人次;培训藏区干部人才2.12万人次。

2012年省委、省政府作出第一轮五年(2012-2016年)对口支援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决定由成都市锦江区、青羊区、龙泉驿区等10个区县,分别对口支援甘孜州10个县。此后,成都人民的深情厚谊不断传递到高原。

在这片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无论是雄浑挺拔的巍巍群山、清澈奔腾的雅砻江,还是风光旖旎的辽阔草原,都有着一段段援建帮扶的动人故事,诉说着成都与甘孜州的不解情缘。截至2015年6月,我市共派出778名援藏干部人才支援藏区。在援藏资金方面,按照10个区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0.5%的标准,将8.72亿元援助资金足额划入共管账户,同时在0.5%以外额外投入帮扶资金1.41亿元;在援藏项目方面,确定援藏项目304个,涉及援藏资金投资11.84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292个,投入援藏资金7.11亿元,完工项目192个。

在藏区留下情义

坚持“强基础”与“惠民生”并举,从优先发展教育、加强医卫惠民、提高致富能力及改善设施配套等方面,加大扶贫力度

甘孜县拖坝乡,以农牧业为主。进入县境,茫茫草原一望无际,随处可见黑色的牦牛散布在青绿色的草地之间。

在甘孜县城东南部的拖坝乡移民新村,今年40出头的田明江,依靠龙泉驿区援助的资金承包了一辆货车跑运输,爱人则在拖坝乡政府利用援建资金建设的20座蔬菜大棚打工。“我们家再也不是以前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了,现在家里年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田明江说,他家以前只靠种庄稼勉强糊口,现在通过成都对口援建帮扶工作,不仅房屋得到改建,自己和爱人都找到了喜欢的工作。

“感谢成都的亲人,让我们家从零收入改变为年收入9千元,现在感觉生活都火热热的!”同为移民新村的村民巴姆见到记者时,正在村里的蔬菜大棚里除草施肥,“我们一家4口以前穷得连锅都揭不开,在成都援建下,我在蔬菜大棚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家人也就近找到了工作,有了经济收入,生活也有了盼头。”巴姆显得很是激动。

从2012年以来,龙泉驿区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口援建甘孜县。据龙泉驿区援藏干部张福贵介绍,经过几年的坚守与努力,甘孜县年均减贫60户、120人以上,帮助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由原来贫困落后的局面变成今天道路通达、水电完善、院校齐全、环境宜居的高原新县。

在藏区留下智慧

成都充分发挥政府资金“保基本、兜底线”作用,探索“政府资金主导、社会资金参与、自我融资补充”的资金援藏模式

新建的甘孜州康北儿童福利院宽敞明亮,电教室、图书室等教学设备应有尽有。“福利院于去年10月26日投入使用,总投资2618万元,得到了成都市民政局的援助。”福利院副院长赵长寿介绍,福利院的建成不仅使县里的孤儿实现了就近托管,还有效解决了甘孜、炉霍、新龙等7县孤儿的生活、教育、医疗等问题。

“我在这里有好多小伙伴一起学习、生活,有关心我爱我的老师,让我又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今年16岁的登真青施是这所福利院年龄最大的孤儿,之前由甘孜县扎科乡政府托养了7年的她,去年福利院建成便入住进来。“现在我们4个小伙伴住在一间宿舍里,房间里有电视、洗衣机,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登真青施的小伙伴桑登曲珍也赶紧插嘴:“成都叔叔、阿姨来这里帮助我们,让我们有了一个安稳、温暖的大家庭,真的很感激他们。”

“对口支援实施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持做实事、求实效,把藏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办。”据成都市援藏办副处长李万辉介绍,我市充分发挥政府资金“保基本、兜底线”作用,探索“政府资金主导、社会资金参与、自我融资补充”的资金援藏模式,充分撬动各方力量参与。

在藏区留下业绩

广大援藏干部人才始终把改善民生民计作为第一目标,充分发挥自身拥有的各项智力、专业技术优势,积极投身藏区建设

“除了物质上的支援,成都干部的精神,也是带给我们甘孜州的无价之宝,希望成都精神在这片高原上长期扎根!”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表示,近年来,成都紧密结合甘孜州干部人才现状和需求,在党政干部、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方面持续加大对甘孜州的人才支援力度,为甘孜州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据了解,来自成都的广大援藏干部人才始终把改善民生民计作为第一目标,充分发挥自身拥有的各项智力、专业技术优势,积极投身藏区建设,在帮助基层干部解决藏区群众安全饮水难、读书难、就医难问题等方面干实事、出实招、求实绩,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蓉甘一家亲”的高尚情怀。

延伸

既“输血”又“造血” 我市构建援藏长效机制

紧紧围绕藏区发展、民生稳定,我市加快构建“市县乡三级援藏整体联动、资金物资人才三项资源统筹安排、政府企业社会三支力量协同参与”的援藏工作长效机制,帮扶藏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拓宽富民惠民渠道、加快人才培育孵化。

在坚持“输血”援藏的同时,我市更加注重借助市场化手段“造血”兴藏,努力增强藏区自我发展能力。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户”四方共赢的现代生产经营模式,帮助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基地25个。

突出民生优先,我市坚持援藏资金和项目向基层、农牧区倾斜,统筹推进藏区群众急需急盼的惠民生、得民心项目。下半年,我市将继续抓好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工作,实施民生项目74个。推进温江区援建色达县城区二完小等35个教育发展振兴项目,成都市援建甘孜州人民医院第二医疗区医辅综合楼等16个医疗卫生提升项目;抓好我市23所学校“9+3”免费职业教育的招生和就业工作,确保年内1631名毕业学生就业率达到98%。

我市坚持把援助项目实施与帮助藏区群众就业增收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产业支撑、项目带动、培训引导、补贴增收”四位一体就业增收长效机制。据统计,四年来实施的对口援藏项目吸纳当地群众就业2.44万人次,促进人均增收2564元。

根据藏区阶段性和专业性工作需要,我市深入推进干部人才援藏,派出短期临时性援藏人才150批次923人次。通过“1+N”传帮带、顶岗培训、挂职锻炼等形式,培训藏区干部人才2.12万人次;组织藏区干部人才来蓉参加培训67批次、1860人次。

成都日报记者 华露艳 侯初初

特写

课堂教学直播 和七中孩子上同一堂课

当成都七中的同学们为一个知识点在课堂上竞相发言的时候,数百公里外的甘孜州藏区学校的孩子们也在为同一个题目而沉思——借互联网,两地学生可共享同一位老师。

近年来,市教育局坚持以智力支教为重点,强化教育对口支援,积极帮助促进甘孜州教育事业发展。2011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共援助甘孜州教育项目79个,涉及159所学校,投入资金近2.7亿元。先后选派940名优秀干部教师到甘孜州支教,组织2.3万余名教师到甘孜州讲学,接收2000余名甘孜州教师到我市中小学挂职锻炼、培训学习和顶岗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成都优质教育资源向藏区不断辐射。不仅成都七中的高中课堂教学向四川民族地区直播,还开展了“初中全日制远程录播教学”,开放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课堂教学。截至目前,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实现所有市县全覆盖,有161所学校、1100余个班5.9万余名学生受益。成都日报报记者 陈瑾

成都医生来了

家门口做检查方便安心

7月21日,一场儿童大骨节病患病情况调查在甘孜县拖坝乡展开,当地居民带着孩子前来进行检查诊断。“这种疾病检查孩子以前从来没有做过,也不清楚这种疾病的严重性,现在成都医生来做检查,我们安心多了,很感谢!”

通过卫生援助、地病防控、人才援藏,我市卫生计生系统切实帮助甘孜地区做好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综合防治,提高其医疗卫生服务水平。2013年以来,我市卫生计生系统负责支援甘孜藏族地区18个县,共安排45所二甲以上综合医院和中医、妇幼医疗机构对口支援甘孜藏族地区73所医疗卫生机构。2013年以来,累计下派医务人员2287人次;接收受援单位医务人员进修589名。

实习记者 王静宇 成都日报记者 何良

记者手记

点滴付出和悄然改变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当我们费尽周折从成都到康定县城,再驶进高原深处,脑子里康定情歌的轻快旋律早已被一路的颠簸所取代。高寒缺氧、道路难行……平日里不曾在意的生活细节在这里都成了“老大难”,让我们这久居城市的采访队伍颇感不适,对能在这里坚守1000多日夜的援藏干部们更感到由衷敬佩。

4天,我们从蔬菜大棚到儿童福利院、从当地群众到援藏干部……汇聚笔尖的言语难以描述援藏工作全貌,我们只能尽量展示援藏干部的日常点滴,来让大家感受他们“润物细无声”的点滴付出。正是这些点滴,悄然改变着甘孜州13.5万平方公里上百万汉藏同胞的生活面貌,让雪域高原不再只有雄伟壮阔的自然美丽,更有欣欣向荣的富足安康。

而我们,有幸见证了这条路是怎样“建成”的。

成都日报记者 王李科 摄影 杨永赤 发自甘孜州

原标题:为了雪域高原的富足安康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