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故事
今日主角:曹宗军
创业项目:双孢菇种植
亮点介绍:同学联手创业,写好计划书融资4000多万;运用现代科技种植双孢菇,受到市场欢迎
“双孢菇不仅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菇类蔬菜,而且是具有保健作用的健康食品。”六排类似种植大棚样式的建筑上镶嵌着密密麻麻的小窗户,显得有些神秘,走进一看,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打开门,一股凉气便扑面而来。“为保障双孢菇生态、环保,避免一些昆虫和有害物侵入,里面不能安装照明设备,在作业时,也只能使用手电筒。且夏季天气太热,为了保持大棚内的气温稳定,还必须要开空调降温。”29岁的大学生创业者曹宗军告诉记者。
计划书改了又改
打动投资公司获4000万投资
曹宗军200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因为所学专业还算吃香,他顺利在双流县一家运输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每个月能挣3000元。然而渐渐地,他厌倦了这份工作。
曹宗军认为自己不能安于现状,得趁年轻想办法出去闯一闯。创业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去年1月份,他找到和自己一起上大学的同学鲍志斌、吴小虎、邓权商量创业一事,很快得到了他们的支持。通过多次考察,大家一致认为目前种植双孢菇前景比较好。四人经过反复思考,决定由曹宗军任董事长,主要负责资金管理和全局掌控;鲍志斌负责生产技术,担任生产厂长;邓权负责基地的一切事务;吴小虎负责开辟销售市场,四人分工明确。
有了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科学的项目规划,曹宗军将自己的商业计划书改了又改,通过各种渠道,最终打动上海一家投资公司,筹措资金4000多万用于双孢菇种植投资。
在新津县方兴镇的双孢菇种植基地,曹宗军和他的小伙伴们一期建设了6个大型菇棚,占地面积达20余亩,投资金额近2000万元,仅仅一年多时间,最初的梦想开始渐渐成形。
“种植双孢菇比种植普通蘑菇技术要求要高得多,室内温度、湿度需掌握在最佳,这样不仅有利于双孢菇生长,还会让成熟的双孢菇好看又好卖。你看,长这么大就可以了,太大了就不好卖了。”在大棚里,通过手电筒的光线,曹宗军指着架子上长势喜人的双孢菇说。
政府大力支持
准备将基地规模扩大到100亩
曹宗军告诉记者,从去年12月份开始,6个大棚便进入采摘期,每天可以采摘500多斤双孢菇,市场平均价可以卖到8元一斤,每月销售额轻轻松松就可达到10多万元。“目前,生产出来的双孢菇供不应求,产品主要销往大中城市,商家都是自己上门购买。我们生产的双孢菇口感好,抗氧化能力强,市场价值很高,有时能卖到10多块一斤!”曹宗军说。
谈及下一步打算,曹宗军表示,除了自身的努力,当地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出资修建了沟渠和水泥路等基础设施,在土地租用上也给予了许多优惠政策。有政府优质的服务作坚强后盾,自己也更有干劲了,今年还准备将基地规模扩大到100亩,把双孢菇种植做大做强,为更多的当地老龄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不出远门就能找到工作。
“85后的大学生很有想法,有干劲儿,从来到我们村建厂投产,小曹一路走来真是不容易,我可以说是个见证人。”新津县方兴镇相关负责人说,“当地群众在这里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每月还有两天的带薪休假日,基地也给每位员工购买了安全保险,用人性化的管理,让大家工作起来更加愉快、安心。作为政府也将义不容辞做好相关的协调工作,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保障。”
创客空间
天府软件园创业场
位于高新区天府大道天府软件园D区的天府软件园创业场是2007年9月按照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规划,在高新区管委会支持下,由成都高新投资集团出资打造、成都天府软件园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互联网专业创新型孵化器,现阶段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行业初创型的创业公司或创业团队。
按照“企业运作、政府支持、行业集中、功能完善”的基本原则,创业场配置了创业所需的基本工作设施、技术装备以及生活居住设施,可为创业者提供免费场地(一年40-100平方米办公室及桌椅等办公设施);快速入驻、企业注册、员工就餐、员工宿舍等日常工作生活服务;下设天府天使投资人俱乐部,每年为创业场团队引导投资1500万美元;每年协助创业场团队成功取得创新基金350万;每年举办行业活动、创业培训、讲座20余场,参与人员超6000人次……
通过“孵化+投资”的运营方式,结合创业的各类特点,天府软件园创业场努力打造创业孵化的硬件平台、增值服务的软件平台、风险投资的网络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具吸引力的创业孵化平台。
本报记者 李自强 摄影 于谭阳 本报记者 李自强 文/图
原标题:创业不只是开店当老板 双孢菇一样种出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