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说起大抬杆 鬼子脸色都变了

2015-08-05 08:58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马兰

8月的白洋淀荷红柳绿,茂密的芦苇在碧波中荡漾,清早,渔民们划着小木船穿梭其中,几只鸬鹚安静地立在船头。366平方公里,143个淀泊,七分水面三分陆地,美不胜收的白洋淀如今已是著名景区,大家来到这里不仅是欣赏美景,更是探寻历史的印记。

“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白洋淀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70多年前,一支让日军闻风丧胆的队伍就诞生在这片水域,他们化装成渔民,时而突袭敌人的岗楼,时而斩断敌人的运输线。1961年,由崔嵬执导,安吉斯主演的电影《小兵张嘎》风靡全国,这部儿童片成为几代人的童年美好回忆。影片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白洋淀,而“嘎子”的原型就是雁翎队队员赵波。日前,记者追寻历史的脚步来到河北白洋淀,重读“嘎子”和雁翎队的故事。

电影场景揭秘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老钟叔,奶奶英勇牺牲,老钟叔也被抓走了。为了替奶奶报仇并救出老钟叔,张嘎加入八路军并逐渐成长为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故事跌宕起伏,嘎子、罗金宝、老钟叔、胖墩儿等形象深入人心。

为了纪念雁翎队以及那段历史,白洋淀景区开辟了文化苑,展出大量史料以及文物、照片。在文化苑里,最能引起游客共鸣的莫过于《小兵张嘎》的拍摄地嘎子村。

房子保存完整

胖墩儿想要嘎子心爱的小木枪,嘎子不给,两人商量用摔跤来决定,然而嘎子打不过胖墩,情急之下还咬了人。罗金宝严厉批评了嘎子,嘎子心里不服,一气之下爬上胖墩儿家屋顶,用稻草堵住烟囱,呛得胖墩儿一家灰头土脸……

电影里的这个情节,让人忍俊不禁。当初拍摄这个场景的房子如今保存完整,在村里,嘎子家和胖墩儿家是前后挨着的两间屋子,青砖、灰瓦,典型的北方建筑,屋内炕上还摆着小桌和纺车。在胖墩儿家的屋顶,一个嘎子堵烟囱的雕像十分醒目,时间仿佛定格在了那一刻。不少游客拿出手机四处拍摄,每个角落都能让他们联想起对应的电影画面。“我们是从北京过来的,这里都是回忆啊!《小兵张嘎》我看了无数遍,台词都能背下来了,来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一名游客告诉记者。

天然屏障芦苇荡

嘎子受伤后被送到一户农家养伤,成天在芦苇荡里嬉闹。露水顺着荷叶滴下,荷花慢慢盛开,杨大妈的女儿划着小木船,嘎子在船头又蹦又跳。就在这时,他们遇到了正在训练的雁翎队,队员们头顶荷叶在水下快速移动,嘴里衔着芦苇杆帮助呼吸。调皮的嘎子提起一根芦苇杆,一名队员浮出水面,吐了嘎子一脸水……

电影中无数次拍了白洋淀的大全景,芦苇和荷花便是主角之一。记者来到白洋淀时正好赶上荷花盛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徜徉在如此美景之中,电影里的画面一一浮现。船家带着记者避开宽阔水域,钻进芦苇丛中,一米多高的芦苇不时在身上划过,和芦苇贴得越紧,隐蔽性越好,当年雁翎队就是凭借这天然的屏障,一次次成功伏伏击敌人。

故事代代相传

“嘎子”真缴过鬼子的枪

张嘎虽然是一个虚构角色,但电影创作时借鉴了真实的故事,雁翎队侦察员赵波便是嘎子的原型。赵波是白洋淀赵庄子村人,他17岁加入雁翎队,随队驾枪排、顶荷叶、打鬼子、炸敌船。在雁翎队纪念馆,记者看到了赵波老先生的照片,他戴着一副墨镜,精神抖擞,脸上果然带着几分“嘎气”。如今赵老先生已经去世,但他的故事早就传遍了白洋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枪的故事并不是虚构的

电影里嘎子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有一支枪,他缴获了敌人的枪没有上缴,自己藏在了鸟窝里。嘎子凭借英勇表现,和八路军里应外合全歼敌人,赢得了手枪使用权。枪的故事是《小兵张嘎》的主线,这并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发生的故事,赵波生前接受采访时就曾提起过。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这是游击队之歌里的经典歌词,也是当时游击队的真实写照。雁翎队刚成立时,大家都没有枪,只有从敌人手中缴获。当时赵波虽然年纪小,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和另外两名队员化装成小贩进城缴枪。离城门越近他心里越紧张,正在忐忑时,一个鬼子独自从城里出来,见他腰上别着枪,赵波异常兴奋。以三敌一占据绝对优势,赵波看准机会,和同伴一起制服了鬼子,赵波夺过枪拿在手里,虽然不知道怎么用,但他喜欢得要命,不肯撒手。后来,从敌人手里缴获的枪越来越多,雁翎队也开始自力更生,制造威力强大的土枪土炮,凭借着熟悉地形的优势,雁翎队多次击退敌人。英勇的雁翎队员还主动出击,装扮成农民潜入敌人据点,埋地雷,炸碉堡。

到哪儿都戴着一副墨镜

雁翎队纪念馆里收藏了几张赵波的照片,记者注意到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赵波都戴着一副墨镜。“这副墨镜是他从鬼子那里缴获的,是战利品,赵老先生非常骄傲,出席重要场合都戴着,戴了一辈子。”解说员告诉记者。

2007年9月8日,赵波老先生病逝,令人扼腕叹息。赵波家中挂满了全国各地送来的锦旗,其中不少写着敬赠“老兵张嘎”。但让老人骄傲的不只是他是嘎子的原型,更多的是整个雁翎队在抗战时期取得的成绩。雁翎队利用白洋淀的有利地形,驾着小船藏匿于芦苇丛中,伏击日寇、铲除汉奸,缴获了大量军火和军用物资,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打击敌人。赵波曾说,他的确是嘎子的原型,但原型不仅仅是他一个,整个雁翎队都是嘎子的原型。

水上神兵

如今只剩一人健在

时过境迁,当年威风八面的水上神兵渐渐老去,如今只有一人健在。安新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雁翎队是一支神秘的队伍,虽然后人努力还原历史,找寻与他们相关的点点滴滴,但仍然无法全面呈现。纪念馆的一面墙上记录着他们的名字,“雁翎队队员名单(部分)”,一个括号让人热泪盈眶。记者注意到,最后四个名字字迹较新,是后补上去的,名单上有些人没有籍贯,有些人只是一个绰号,还有些人可能永远无法出现在名单上……

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记住他们曾浴血奋战,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以及幸福生活。

历史永远铭记

文物告诉你

他们是如何打胜仗的

划着小木船打击敌人的汽艇,大抬杆对抗机枪大炮,几十个人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找不着北……提起雁翎队,他们的故事大家都津津乐道,但是表面实力悬殊那么大,在没有先进武器、以寡敌众的不利条件下,雁翎队是怎么打胜仗的呢?在雁翎队纪念馆,不少当年的文物被保留了下来,让我们通过这些东西来还原那段历史。

木船

纪念馆里保留着当年雁翎队使用过的木船,在外行看来,所有的小木船都差不多,但其实这艘木船很有讲究。雁翎队使用的木船分为两种,一种就是赵波这样的侦察员使用的“鹰排”,“鹰排”用槐木制成,长3.5米,宽0.65米,高0.65米,两头尖,中间宽,小巧、敏捷,多用于侦察、转移。赵波就曾划着“鹰排”潜进十方院侦察日伪岗楼。

雁翎队伏击敌人主要使用的则是另一种船——“枪排”。“枪排”同样是用槐木制成,板厚2厘米,船长4米,宽1米,头宽尾窄,压过芦苇前进时没有声音。船分一大舱,二小舱,水深半尺即可行进,靠一人划双桨或撑竹篙前行。不管是哪种船,都是小巧轻快,很多地方都是雁翎队能去,而敌人的大船去不了。

大抬杆

这是雁翎队打鬼子的主要武器,也是自主发明创新出来的。日寇以“献铜献铁”为名,强迫白洋淀的猎户们交出土枪土炮。虽然武器被收缴,但顽强英勇的雁翎队可不会就此罢休,他们发明了自己的新武器——大抬杆。

大抬杆用铁制成,枪口直径3—5厘米,枪体全长2.5—3米。装火药2—4两,填铁砂或枣核钉1—3斤。使用时用粗黑香点火,双杆并用,接连发射,杀伤距离100—150米,50米近处可穿透人体或船板。大抬杆的特点是射程较近,打出的都是铁砂子,从枪膛射出后立刻散开,一打就是一片。敌人吃尽了苦头,说起大抬杆脸色都变了,称“扫帚炮”实在是太厉害了。

雁翎队规定不到敌人跟前不准开枪,在一次行动时,老射手赵老群对准船头敌人的机枪手开了第一枪,一枪命中,一下就把敌人的机枪打哑巴了。随后,雁翎队一齐瞄准敌人开火,杀了敌人个措手不及,大获全胜。大抬杆打过之后,火药信口就糊死了,必须用雁翎捅开。另外,雁翎插在信口上,还可以防水防雨。队员们在每条枪上都插上雁翎,作为行动的共同标志,于是,“雁翎队”的名字就叫开了。

史料

雁翎队

位于河北安新县的白洋淀,三分陆地,七分水面,芦苇荡一望无边。这里柳绿荷红,稻香鱼肥,是镶嵌在华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1939年秋,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安新县。当地百姓成立了抗日武装队伍雁翎队。打鬼子、端炮楼、除汉奸、截敌船,从1939年成立到1945年配合主力部队解放安新县城,雁翎队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120多人,6年多与敌军交战70余次,击毙俘获日伪军近千人,缴获步枪800余支、手枪48支、机枪3挺、小炮2门以及军需物品无数。“雁翎队,是神兵,来无影,去无踪。千顷苇塘摆战场,抬杆专打鬼子兵。”这首抗日战争期间流传在白洋淀的民谣,记录了雁翎队的神勇。

原标题:说起大抬杆 鬼子脸色都变了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