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凝聚50多万川人汗水 4个轰炸机机场半年内拔地而起

2015-08-12 07:07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新津机场

1929年修建,1939年第一次扩建,1944年1月再次扩建,5个多月后完工,扩建后总面积达10000 亩,

是当时中国重要的军事机场,主要用于起降B-29大型轰炸机。

广汉机场 1944年1月开工,同年5月竣工投用,主要用于起降B-29大型轰炸机。

当年美军飞往中国的第一架B-29超级空中堡垒降落于此。

彭山机场

又名崇宁机场,始建于1944年1月,同年5月竣工投用,主要用于起降B-29大型轰炸机。

邛崃机场 位于邛崃桑园镇,始建于1939年3月,1944年1月扩建,同年5月竣工,主要用于起降B-29大型轰炸机。

太平寺机场

1944年1月动工,同年完成,建成后用于停放美军战斗机。

双流机场

原名双桂寺军用机场,始建于1938年,1944年1月起改建为战斗机机场。

凤凰山机场 始建于1931年,1944年1月动工扩建成战斗机专用机场。

新津机场、邛崃(桑园)机场、广汉机场、彭山机场、温江(黄田坝)机场、太平寺机场、凤凰山机场、双流机场……以成都市为中心、周边50~10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叫得出名号的机场,最多时有18座。

成都市周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机场?修建的目的何在?由什么样的人修建?

如果循着这些问题去追寻答案,你就翻开了70多年前四川蜀地历史上沉重而又辉煌的一页。

整个抗战期间,四川省先后从全省29个县市,共征调119万余民工参加了76项国防工程修建,新建和扩建空军基地33处。特别是在1943年12月~1944年5月期间,50余万人在成都周边新建、扩建了当时世界第一流的重型轰炸机机场和战斗机机场。

随后,盟军飞行员驾驶B-29重型轰炸机,从这些机场腾空而起,对日本侵华的各个军事目标进行轰炸,甚至从这里直飞日本本土进行战略大轰炸……

寻找

茶馆里找到70多年前的机场修建者

最近一段时间,大邑县安仁镇,两位本已退休的社区干部王家彬、杨树生颇为忙碌——多家媒体的记者、高校里的历史研究工作者,辗转联系上他们,希望寻找、采访70多年前参加过成都周边机场修建的健在者。

两人原来分别是安仁镇两个社区的支部书记,多年前就已退休。不过,由于两人社区干部任上干过十多二十年时间,熟悉基层情况,熟识当地居民,于是,大邑安仁文博旅游发展区管理委员会又聘请他们做一些外围联系工作。安仁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搜集、挖掘当地的文史资料信息,是两人的工作内容之一。

2014年4月,他们接到一个任务:在安仁镇当地居民中,探访寻找70多年前参加过成都周边机场的修建者。

这个任务并不容易,因为如果修建者当年是青壮年年龄,则他们现在都是90岁左右的年龄了。在安仁镇如此高龄的老人中,有多少人去参加过修建机场?他们还记得住、说得清修建机场这回事不?

据王家彬称,本来是有点犯愁,但他们两人第二天路过安仁镇夕阳红茶馆时,发现有多位老人在此喝茶聊天。“我们于是上前询问,有谁参加过修建机场?有老人就说,我参加过。又问还有谁,又有人说还有谁谁谁参加过。”

就这样,王家彬、杨树生两人一下子就找到了高治平、李忠清、陈肇沛、廖南山、廖春树、安茂清等多名当年参加过修建机场的当地居民。

他俩喜出望外,立即将消息告知了《安仁文史》杂志的主编吴宏远。吴宏远也是很快就赶了过来,请几位老人一起畅谈当年修建机场的往事。

在随后一期的《安仁文史》杂志上,由吴宏远执笔、几位老人关于修建机场的口述实录发表。这一消息传出,包括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在内的多家媒体记者近期纷纷来到安仁镇,寻找采访这些当年的机场修建者。

讲述

用双手、锄头、石碾子修出机场

今年8月初,经王家彬、杨树生二人联系并陪同,成都商报记者在安仁镇采访到了多名当年的机场修建者。这些年近或年过9旬的老人,讲述起自己当年修建机场的经历。

讲述者:李绍洲 86岁

我当时是13岁吧,算起来是1943年、1944年的事。当时我跟着一位做锅盔的师傅学着打锅盔。后来不是要求每家每户出人去邛崃桑园修建机场吗?我师傅就让我去了。

我们是由保长陈吉辉带着去的机场。在机场,我们白天吃的是糙米饭,晚上睡的是拌桶。就是农村打谷子用的那种桶,将桶翻过来睡在上面。

在机场工地上,我干的活儿,主要是挖泥巴、敲碎石,敲碎石的时候多些。有的人要拉很重的石碾子压路,我年龄小,力气不够,没有拉过石碾。

我们当时出工,说的是十天半月一换,我干了10来天吧,保上有其他人来换我,我就回家了。

讲述者:廖南山 96岁

我干的时间要长得多,有半年左右。

记得去的时候,是1943年的年底。保长带我们去的,没有车坐,走了三四十里路到桑园镇机场工地。

我们在机场工地上,一天三顿都吃擂子饭(糙米饭),有时候有些白菜、青菜之类的。有个好处是,一周能打一顿牙祭,就是吃回锅肉。这个很不容易,我们家里本来就穷,平时几个月时间、或者过年过节,才可能吃上一顿肉。

晚上睡大通铺,几十个人挤在一块儿,人挤人睡,冷倒不冷,就是虱子多得很,咬得难受。在工地上,起床、吃饭、上工、收工,都是吹哨子通知。我们每天8点上工,到下午6点收工,要干上10个小时。午饭不回住的地方吃,是送到工地上吃。

在工地上,什么样的活儿我都干过。修机场跑道,先是挖土。我们先把松软的泥土挖开,向下挖了有1.5米深,一直挖到坚硬的老土作为基础。

在这个老土基础上,先垒上一层大石头,大石之间有缝隙,就填充细小的碎石,然后是浇灌泥浆,那个时候可没有太多“洋灰”(水泥)可以用。

浇泥浆相对简单,真正麻烦的是淘泥浆。泥浆是用黄泥巴加水搅拌出来的,我们要先用锄头使劲去捣黄泥巴,接着还要跳到黄泥巴中间,用双脚去踩。大冬天的,赤脚去踩泥浆,冷得腿都痛啊。我对这个事儿印象很深。

浇了泥浆后,要用很大的石碾子去碾压表面,那个时候没有压路机。拉石碾子的活儿我也干过,石碾子小号的有5吨重,大号的得有15吨重。我拉过的就是最大号的那种石碾子,得有五六十号人去拉,慢慢地碾压过去,将路基压实压平。

这个不是说跑道就建成了,这只是跑道路基第一层。然后在这一层基础上面,又铺大石、填碎石、灌泥浆、用碾子压实。总共得铺三四层。最后,在最上面一层路基上再铺上很小的碎石,浇泥浆、用碾子压实,这才是真正的跑道路面。

美国人对跑道的质量要求很严格。每一层路基完成后,他们会用棍子去捅路基的石头,或者用穿着靴子的脚去踩,任何地方有松动、没有压实,他们就会要求将这里的石头翻出来,重新铺过、压过,直到不再松动、确定压平压实了为止。

去的时候是头年年底,一直干到第二年栽秧的时候,保长才在机场工地上找到我,让我回去。

原标题:B-29从这里腾空 轰炸日本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