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川藏铁路:世界上难度最大“巨型过山车”诞生记

2015-08-12 11:41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喻倩媛   责任编辑: 马兰

新华网成都8月11日电 “我深深感到,在西南复杂山区一条铁路的诞生何其艰难。”8月11日,在成都举行的川藏铁路勘察设计事迹报告团宣讲活动上,中铁二院主管川藏铁路勘察设计工作的52岁副总工程师林世金谈起往事,不禁感慨万千。

“但是,从没有一条铁路像川藏铁路这般,令人望而生畏却又热情高涨……”

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的“巨型过山车”

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已于2014年12月开工建设。从海拔500米的成都平原,一路攀升至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川藏铁路勘察设计难度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线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000米,相当于在最艰险、最复杂的高山峡谷之间,修建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的“巨型过山车”。由于线路穿越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缝合带,地震、滑坡、崩坍、泥石流、溜沙坡、冰湖溃决等种种地质灾害,是横亘在铁路设计上的一道道“超级难关”。

中铁二院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对进藏铁路进行研究,多次赴沿线进行考察踏勘,成为川藏铁路最初的拓荒者。但其建设终因难度大、对科技要求高而被搁置。

直到2008年,新一轮的川藏铁路建设启动。“这一年,我踏上了期盼已久的第一次进藏之旅,去泸定至康定段考察。”林世金说。

这段线路最大的难点在于线路横跨大渡河后,马上就要翻越折多山。大渡河到折多山航空距离只有51公里,却要爬升2500米的巨大高差,线路设计上必须像盘山公路一样,人为地展长线路,铁路设计上称之为“展线”。

展线设计要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工程难易程度、车站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等多种因素。林世金说,他们确定综合展线方案既避开了高地热,又缩短了隧道长度,使大渡河大桥跨度合理,同时还将康定、泸定车站设在了工程条件好并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位置上。

林世金说:“整条川藏铁路的设计,是我迄今遇到过的最困难的项目。”

“自己都没走过的地方怎能让火车开过去”

中铁二院测量工人王筑记得,一个隆冬的上午在安拉隧道放线,隧道进口海拔是3300米,顶线海拔是4300米,身体一边是望不到顶的雪峰,一边是深不可测的峡谷。

“我们边爬边测,越到山顶越困难。”王筑说,由于缺氧,爬十来米就要休息一下,缓过来再继续爬。直到天色擦黑,才完成测量。上山难下山更难,只能把仪器捆在胸前,半躺在雪地上手脚并用地往下挪。

“川藏铁路的数据就是这样来之不易,都是我们用挑战极限的意志换来的!”王筑说。

一次在西藏昌都,车队颠簸到半夜才到达驻地,看着从勘察现场回来的工程师们一个个满身泥泞,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说:“现在连我们当地人都不敢进的深山你们进去了,连牦牛都不愿上去的荒岭你们也上去了。”

林世金笑着说:“我们自己都没走过的地方,怎么能放心让火车从那开过去呢?”正是像这样深入崇山峻岭实地踏勘,确保了川藏铁路的安全质量——

新都桥至江达段最初有甘孜、新龙、理塘三大方案,部分业内人士倾向于走地形开阔的甘孜方案。但林世金带领团队实地考察后发现,甘孜方案有280公里沿世界著名的鲜水河大断裂和甘孜—玉树断裂行走,这个区域有记载的6级以上地震就有26次之多,约30年就要发生一次大的地震,并且至今每年仍以4—12毫米的速度挤压移动。为此,中铁二院与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联合做了深入的专题研究,线路最终采用了理塘方案。

“工程建设花国家的钱一点也不能任性”

新都桥至江达段采用理塘方案后,线路长度缩短了36.4公里,节约工程投资近14亿元。“工程建设花国家的钱,一点也不能任性!”林世金一有时间就反复琢磨,力图寻求更优、更省、更方便施工的方案。

桑日至加查段的设计,线路最初是沿雅鲁藏布江走的,这是一种无可非议的保守设计。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林世金说,沿江两岸全是严重的危岩落石,工程地质条件极差;3000多米高差的峡谷,就算有一块鸡蛋大的石头滚下来打到列车上,后果也不堪设想,他当即决定必须重新研究方案。

经过反复琢磨,林世金提出了两跨雅鲁藏布江取直线路的方案,又带领有关专业人员到现场选好了跨江的桥位。

这一优化,为国家节省投资1亿零61万元。而且由于线路缩短了1.84公里,铁路通车以后,每年还将节约200万元以上的运营费用。此后,在成康段大渡河桥位方案优化中,林世金提出的优化方案又节约了3.8亿元。(记者陈健、谢佼)

原标题:川藏铁路勘察设计: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巨型过山车”诞生记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