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会战中,中国军队的装备。(资料图片)
棺材山主峰战壕里发现的汉阳造79步枪弹壳。
日军向武宁集结。(资料图片)
整个抗战期间,江西北部的武宁县一直是江西抗战的主战场之一,这里发生的许多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都有名。1938年8月,南浔会战拉开战幕。日军第27师团沿瑞武线南进,欲占箬溪。此举有两个目的:一是策应陷入德安县万家岭被中国军队包围的第106师团,二是试图经此进入湖北,为攻击武汉打开一条增援通道。
中国军队为阻止日军,派第8军李玉堂部和王陵基的第30集团军驻守武宁,参加会战。为争夺武宁东部的棺材山,敌我双方展开了数十次血腥激战,川军阵亡将士达3000多人,日军自报伤亡1500多人。
武宁战役到底有多惨烈?王陵基30集团军和杨森部133师是如何重创日军的?这场战役对日后的万家岭大捷,尤其是几乎全歼日军精锐的106师团,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当年战事
援兵对援兵 针尖对麦芒
2015年4月下旬,华西都市报特派记者来到赣北重镇武宁县县史志办采访。
谈到76年前那场壮烈的阻击战,县史志办主任孔乐说:“当年,武宁县棺材山真可谓一个大棺材啊!由于特殊的战略位置,从1938年初开始,中日双方反复在这里进行搏斗,其中争夺棺材山、罗盘山就激战了3天3夜,死伤累累。后来,30集团军司令王陵基仅在棺材山就发现川军兄弟的3000多具尸骨。王陵基默默流着泪,让人把将士的遗骸收殓掩埋。”
根据孔乐和川军抗战史研究专家何允中的介绍,武宁会战是从1939年3月28日打响的。日军方面,担任作战任务的是第一师团,先以一个旅团展开进攻。在中国军队的猛烈反击下,日军一个联队几乎被全歼。
日军师团长稻叶四郎中将,又令第二旅团发起攻势,王陵基也命令预备队投入战斗。援兵对援兵,互不相让,犹如针尖对麦芒。
激战中,大批日机飞临川军阵地上空轰炸,又集中巨型炸弹和烧夷弹轰炸武宁城,城中烈焰冲天,一片瓦砾。战斗中,电话线断了又接,接了又断,通讯兵几乎全部伤亡,王陵基与各部均失去联络。
下午6点,日军一部利用修水河岸低洼处作掩护,接近县城发起进攻,72军新14师陈良基部奋起阻击。
3月29日下午,棺材山的李玉堂部第三师死伤惨重,难以支持,告急电话不断打到王陵基的指挥部。王陵基正为难,驻扎在湖南醴陵的川军杨森部133师,在师长杨汉域的带领下奉命长途增援。王陵基大喜过望,命令杨汉域增援棺材山,受李玉堂指挥。李玉堂给杨汉域下了一道死命令:无论如何,守住棺材山,阻止日军前进。在棺材山前沿,杨汉域命令397旅旅长周翰熙负责攻击,399旅旅长蔡慎猷所部为预备队。周翰熙到达指定地点后,先派出文伯诚一个连对日军作试探性攻击,以侦察日军的兵力、火力配置,作出对应措施。同时,又命令徐昭鉴团准备攻击棺材山,周炳文团准备攻击罗盘山。
第二天拂晓,川军发起总攻。两个团前仆后继几次攻上山头,均遭到日军的猛烈反攻,而且以飞机大炮轰炸,阵地得而复失,两团伤亡惨重。
周炳文团攻击罗盘山时,营长周烘言左手被打断,仍不下火线,坚持指挥。营长刘赞禹臀部被榴弹炸去一大块,血流如注,抬下山后由副营长杨羲臣继续指挥。
原标题:激战棺材山 川军阵亡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