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9月2日电(记者张琴、牟旭、王晓磊) 天空中布满战机,扔下一颗颗炸弹,地面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一片片民房随之化为废墟……这不是大片里的场面,而是抗战纪录片《苦干》中日军轰炸重庆的镜头。
石工、木工、泥水匠、砖瓦匠用最原始的工具、最笨拙的土法,一锤一凿、一手一脚开山劈洞……这不是大山深处修路的故事,而是《苦干》中重庆人民修建防空洞的真实影像。
英文纪录片《苦干》记录了1937年到1940年间中国人民坚韧抗战的历程,以及日军对中国的侵略和暴行。曾经获得过奥斯卡纪录片奖,这部影片却在战后岁月中神秘“消失”,直到被一位美籍华人艰难寻回。
2015年4月,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将《苦干》引进回国,让这部尘封多年的影片重回公众视野。
这期间,从《苦干》到《寻找〈苦干〉》,一段两位美籍华人女性跨越数十年、记录并唤醒中国抗战记忆的传奇故事也随之浮出水面。
跨越时空的追寻,两位华裔女性成就传奇故事
十九世纪末,李灵爱的父母离开中国来到美国夏威夷;几乎同时,罗宾龙的曾祖父母也从广东移居夏威夷。时空交错,两人似乎并无交集的可能。
李灵爱的父母都是医生,父亲李启辉与孙中山是医学院同学,后来办过华文报纸和中文学校。李灵爱是家里第六个孩子,毕业于夏威夷著名的普纳霍(Punahou)中学,是班上唯一的中国女生。喜欢穿红袍、戴红花的她,毕生致力于消除美国人对中国人和美籍华裔的偏见。
一次偶然中,李灵爱看到了中国饱受战争蹂躏的照片,萌发了拍摄中国抗战纪录片的念头。她劝说祖母变卖首饰,筹集资金,还专门聘请美国摄影师雷伊·斯科特,用16毫米电影机和当时还很罕见的柯达克罗姆彩色胶片,四赴中国拍摄。
历史年轮驶入2008年。
这一年,苦苦找寻在美华裔成功女性电影素材的罗宾龙因为另一个偶然,与李灵爱“相遇”。“我在好莱坞大道上采访路人,知道了李灵爱和《苦干》,这让我很兴奋。”由此,罗宾龙踏上了“寻找《苦干》”之旅。
整整七年,罗宾龙遍访李灵爱亲友,查阅分散在美国数十个图书馆、档案馆的资料,先是意外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发现了《苦干》前35分钟片段,然后在摄影师斯科特儿子家的地下室找到了完整的85分钟电影版本。几番周折,艰苦追寻,这部曾经在1942年奥斯卡奖第一次设立纪录片的专门奖项就获得特别奖的影片,这部少有的没有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档案馆留下拷贝的影片,得以重见天日。
“斯科特使用的摄像机每卷胶片拍摄时长大约只有两分钟,密集轰炸中,他需要换十多个胶卷才能完成一次拍摄。”罗宾龙说:“他们凭借一己之力,在那样艰苦的战乱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留下了历史的珍贵影像,我非常感动,我想应该拍一部寻找《苦干》的纪录片。”
2014年7月28日,罗宾龙第一次来到中国,开始拍摄《寻找〈苦干〉》,他们跟随斯科特的足迹,来到重庆南山美国大使馆遗址、渝中区若瑟堂、珊瑚坝机场和朝天门码头等地取景,用镜头记录了这个当年几乎被夷为平地、现已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直辖市。
罗宾龙说,寻找《苦干》为她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穿越七十年的硝烟,抗战中国的真实纪录让人更加清醒客观地看到那段历史。
据了解,《寻找〈苦干〉》目前已经完成拍摄工作,正在美国进行后期制作,预计明年在美国和中国播出。
三年三万里烽烟路,镜头记录中华民族不屈精神
滇缅公路刚被日机炸毁,几乎在硝烟散尽前就再度通车;中国战时首都重庆,人们一次次扑灭轰炸带来的大火;田野里的农民、商店里的伙计、战壕里开怀大笑的年轻战士、跳进积水的炸弹坑游泳的孩子,大后方军民韧性坚持抗战、坚强直面战争……
自1937年起,摄影师斯科特和他那台16毫米摄影机,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行程三万多里,拍摄了抗战时期的上海、广州、香港,南宁、贵州、重庆、成都、兰州、西宁等地,客观真实地记录了1937到1940年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数百万难民流离失所及大后方城市生活景象,勾勒出一幅中国抗战前期的全景历史画卷。
其中,一段长达17分钟记录日军轰炸重庆的片段非常罕见:
1940年8月19日和20日,日军370多架次飞机半小时内向重庆投下200吨炸弹、燃烧弹,山城随即陷入浓烟火海之中,房屋燃烧、血肉横飞……冒着生命危险,斯科特趴在南岸美国大使馆屋顶上,拍下了日军飞机轰炸重庆主城、整个城市瞬间陷入一片火海的影像,也拍摄了消防人员、普通民众全力抢救家园和父老乡亲的镜头。
饱受战火肆虐之苦,中国军民表现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乐观态度,这是《苦干》中反复称颂的主体。
“1939年5月3日和4日的大轰炸之后,重庆几乎男女老少都参与了防空洞建设。通过电影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当时的人们衣着破旧、工具简陋,但是他们的精神面貌却很好。”谈起《苦干》,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西南大学教授潘洵印象最深的是大轰炸和与之相关的防空洞建设。“到1941年底,重庆人口大约是50万人,而重庆的防空洞已经能够容纳超过40万人。”
影片中还能看到,广东农妇戴着草帽、背着婴儿在地里劳作。村里墙上宣传海报印着“锄头给我,你去打仗”八个大字。影片旁白介绍,不论商店里的伙计、地里的农民,只要一声令下,就会拿起枪走上战场。妇女和儿童则组成了志愿医护队。
影片中,身着青衣布衫的游击队让日军头疼。队员的穿着打扮和农民、工人、店员没有区别。身手敏捷、出手果断、撤退迅速的大刀游击队更是让日军闻风丧胆。
影片还展现了中国各少数民族积极参加抗战的情景,有身处大山的苗族、远离前线的藏族和缝纫鞋帽自给自足的回族士兵。重庆图书馆研究馆员王志昆说,抗战期间,中国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紧密团结、一致对外,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影片还记录了抗战“血脉”滇缅公路,以及朝气蓬勃的“南洋机工”。
作为抗战时期中国的生命线,修筑滇缅公路的军民用血汗铸就了一条奇迹之路。“我们村里,八九岁的娃娃去修路的就有四五个,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妇女娃娃齐上阵修路,”云南漾濞县89岁的修路老民夫马树华至今还记得那些往事。
抗战时期,近4000名华侨青年回国参与抗战,被称为“南洋机工”。“最危险的路段要数南天门,又窄又陡,旁边就是不见底的悬崖,车上必须带跳板,遇上窄路时随时铺设,让车轮凌空开过去,”南桥老机工罗开瑚回忆说:“死亡是常有的事。”
一声惊雷引发西方关注,两部影片唤醒抗战记忆
《苦干》,这样一部被罗宾龙评价为“展示战争里中国人的坚强、坚韧、不屈与执着,而不是仅仅展现战争的残酷”的影片,当年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1941年1月2日,李灵爱与斯科特在白宫为罗斯福总统夫妇放映《苦干》,原计划20分钟的放映时间在罗斯福总统的要求下延长到近两个小时。
当年6月23日,《苦干》在纽约世界剧场首映,《纽约时报》《芝加哥时报》《纽约镜报》等百余家美国和其他国家主要媒体刊登了评介文章及照片。
6月24日出版的《纽约时报》认为:“《苦干》传递出这个伟大国度的广袤无垠与多姿多彩,及其不屈不挠的亿万人民骨子里所蕴藏的巨大力量,让人彻底折服。”
美国作家赛珍珠评论认为,影片表现了战争里中国人的勇敢、坚毅和斗志,最难忘的是拍摄的大量普通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力量所在。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变”爆发,美国对日宣战。
1942年2月,第十四届奥斯卡奖向《苦干》颁发了纪录片特别奖。
1943年,二战战火正浓,罗斯福总统曾写下《致重庆市民的纪念状》卷轴赠予重庆,并称“当这座城市遭遇空前未有之空袭时,人民坚定镇静,不被征服,足证恐怖主义对于争取自由之民族,不能毁灭其精神。此种为争取自由表现之忠实,将鼓舞来世而不朽”。
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主任周勇认为,西方人拍摄的抗战纪录片中,《苦干》是一部少有的客观记录中国人尤其是普通人抗敌和生活状态的影片,它告诉美国观众:“这里,有四亿五千万人民正在为自由而战。”
受《苦干》影响,很多美国青年申请加入了美国自愿援华航空队,也就是飞虎队。
“我认为这部影片改变了罗斯福及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态度,”罗宾龙说,“获得奥斯卡奖之后,《苦干》在全美和英国广泛放映,让很多外国人看到了中国人不屈的民族精神。”
2014年7月,为了唤起世人对于中国那段抗战历史的记忆,罗宾龙着手开始拍摄纪录片《寻找〈苦干〉》。
重庆市文联副主席杨矿认为,《寻找〈苦干〉》的意义在于让人们再度关注《苦干》以及其记录下的那些珍贵历史瞬间,记住还有千千万万为了抵御外敌侵略坚持斗争的普通中国军民,同时让世界看清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和真相,进一步了解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为《苦干》回归牵线搭桥的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历史系教授李丹柯说,影片所体现出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不只停留在70年前那血与火的岁月里,它超越了时空,至今仍存留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更多报道,请扫描新华社摄影部所发“新华全媒头条”二维码或关注“新华全媒头条”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跨越七十年追寻的抗战影像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