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师德楷模 用爱和微笑融化孩子的心灵

2015-09-14 09:45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用真诚和孩子们交朋友——记成都市十佳班主任唐芳

“理想是笔,岁月是墨。我要做感动自己的教育。”当年唐芳老师第一次踏上讲台时,对自己说道。怀抱童心,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如今的她已经是学生们的知心“大朋友”。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在唐芳看来,要懂学生,就要懂他们的心思。所以,为了能够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她始终将自己当成一个“大孩子”,常常和孩子们分享秘密。

睿是三年级才转来的,见到他的第一面,唐芳就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口齿不清,性格倔强。和其家长沟通后,唐老师了解到,睿从小性格就很特别,总会做许多出格的事情,这让他父母非常头疼,不得不频繁转学。而开学一个月后,各科老师与班上同学对他的评价似乎也证明了这点。

而在唐芳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不一样”,尤其是一般人眼里的“坏孩子”。教书育人,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因此,为了更了解睿,唐芳时常关注着他的各种动态,去家访,用心和他交朋友。一次次的主动接近,一声声的嘘寒问暖,一回回的耐心倾听。唐芳渐渐感化了这个外表看似冷酷的孩子。睿也开始慢慢学着与人交流,不再做那些出格的事。

真诚走进孩子的内心

“种植‘品格树’,养德再养智。”唐芳认为老师除了教授给学生知识以外,还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可是,怎么告诉这些才刚刚十岁左右的孩子们为人处世之理呢?唐芳有着自己的方法,就是和孩子们交朋友,走进他们内心,以平等身份教会孩子“大道理”。

有一次,睿和最好的朋友小金打了一架。然后他冲出教室,没有了踪影。孩子们着急地冲进办公室大呼小叫,唐芳立刻安抚好孩子们,便马上向学校停车场旁的小树林走去。睿果真一个人蹲在那里,那是睿的“冷静森林”。

只见睿斜着脑袋,眼睛里含着泪。唐芳没有说话,静静陪坐在睿身边,把他搂在怀里。十分钟后,唐芳轻轻地说:“我知道,你一定是气极了,好啦,先回教室吧,下节课是我的,我可不想教室里没有老师。”睿也没有从前那种岿然不动的样子,而是顺从地跟着她回到教室。几天后,睿在他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本书——《不要和自己生气》,这是唐芳送他的。因为和睿成为朋友之后,唐芳了解到,睿很爱看书,书可以更好地教会他管理自己的情绪。

用心描绘最初的愿景

心怀童心,智慧引领。一直以来,唐芳努力做一名走进孩子心灵的“大孩子”,做一个孩子成长的陪同者。她用无数的坚持和细微的爱去融化每个孩子。

如果说孩子们是种子,那唐芳就是滋润他们的春雨和暖阳,孩子们在她的带领下悄然萌芽。真诚地和孩子们交朋友,唐芳与无数个睿建立属于他们的秘密世界,有无数个孩子与她有只属于他们的约定。

唐芳认为,教育管理需要老师从容面对所有的情况。只要不放弃每一个孩子,走进他们,理解他们,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老师要接纳每一个孩子成长中的所有可能,享受“教育之慢”的艺术。一个懂爱,会爱,真爱的老师,在陪同孩子时可以发现更美好的自己。

“我要感动孩子,更要感动自己,我要可以感动自己一辈子的教育。” 不断坚持的唐芳,现在已经实现了当年的诺言。

成长,需要不断创新进取——记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车爽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车爽一直奉行的教学理念。在15年的从教生涯中,她一直在虚心请教和不断革新的思维中前行。2011年被评为成都市教坛新秀;2012年被评为成都市优秀班主任,2013年,在第一届全国“名师汇”习作教学中获一等奖;2014年成为棠湖小学教育集团课题组导师……然而,她并没有因为各种荣誉的环绕停止学习的步伐,而是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教学研习中。

进步需要脚踏实地

2000年,车爽来到了金桥小学担任语文老师。从刚刚踏上三尺讲台,再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在金桥小学磨炼的这五年,是她成长最快的五年。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管理方法、课堂教学方法……在虚心请教和不断学习中,车爽在教育管理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她一直担任高段语文教学,在两届毕业班参加双流县毕业测试中,车爽所带的班级总是名列前茅。此外,她还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工会委员,在课堂教学之外积极组织学校年轻团员教师以丰富多样的团活动提高教学能力、激发教学热情、增强教师团队凝聚力,获得学校的认可和学生及家长的信任。

2005年,车爽调入了棠湖小学任教,在这个更高的学习平台上,她更加勤奋地锻炼自己。从校优质课到片区教研课,从县级教研课到县、市级赛课,这一路走来,从一名合格的教师逐步迈入优秀教师的行列。她感叹:“一晃眼,六年即将过去,看到班上个个孩子青涩又略带成熟的脸蛋,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车爽一直奉行的教学理念。她在班上立了个规矩:课堂的前几分钟是属于学生自己的时间。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可以演讲、可以讲故事、讲笑话、推荐好书等等。“很多孩子的性格从原来的内向寡言、支支吾吾,变得外向、开朗了许多。”几年下来,车爽班上的孩子们无论是胆量、口才,还是自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悉心教导之余,车爽更努力革新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充分的自主、愉快、信任去构建和谐的课堂。她能积极探索一条更能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适合学生发展的路子,并从中去发现学生的特长。她常常指导学生参加作文赛、硬笔书法赛、朗读比赛,孩子们也不辜负她的培育,捧回一个又一个奖状。

2009年12月,在学校的推荐下,车爽加入了双流县名师工作室“周晓玲工作室”学习。在名师周晓玲的专业引领下,她在理论和教学实践两个层面都得到了提高,参加了三次大型的展示活动。执教的《大禹治水》《“扫一室”与“扫天下”》获得了在场老师的一致好评,并在县级研讨上开展讲座《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教学)》。

“成长是一个又一个里程碑的累积,在教育这条永无止境的道路上,我还会勇敢地走下去……”一步一步,车爽正沿着她的教育梦想不断前行。

爱在无声 静待花开——记成都市十佳班主任周蓉祯

“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惜之,不怜之,以朋友而待之。”这是周蓉祯执教以来坚守的信念。默默陪伴孩子们成长,用微笑融化孩子们的心灵,使周老师成为了孩子们的“周妈妈”。

丹心热血沃新花

周蓉祯于1995年从乐山师范特教专业毕业,至今一直在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任教及担任班主任工作。而一晃眼,周老师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已经待了二十年。

这些年来,她一直陪伴着残障孩子们慢慢成长,看着孩子们从桀骜不驯的孩童成长为温文有礼的少年,期间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是许多人都想象不到的。

20年前,学校筹建初期。夏日骄阳似火,周老师和同事们冒酷暑,走村串户,苦口婆心地劝说,才将30多个聋孩子招了进来。这群聋孩子年龄跨度大,从6岁到16岁不等,并且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周老师深知对于这群特殊的孩子来说,生活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对他们都有很大的影响。

于是,周老师用一个甜美的微笑,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热情的拥抱,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像妈妈一样的爱,渐渐消除他们对学校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课堂上,周老师常常耐心地给孩子们作示范,教口型;课堂下,还带着孩子们游戏玩耍,努力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利于学习的环境。教室、寝室、餐厅……到处都是周老师给孩子做的认读卡片。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为周老师点点滴滴的付出,孩子们也终于可以开口说话了。当那一声声模糊不清的“谢谢”“老师”响彻耳畔的时候,她激动得落泪。

春雨润物细无声

当年怀揣着对特殊教育的梦想,周老师把所有的热情和时间,都全部投入到孩子们的身上。她和孩子们同吃同住同学习,手把手地教会他们穿衣叠被,学会自立。

无论严寒酷暑,天晴下雨,周老师每天都是6点过起床。然后招呼学生们洗漱、吃饭、上课,晚上还要查夜。孩子生病了,半夜三更送他们上医院更是常有的事。周老师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带着孩子去看病,彻夜守在病床前;记不清多少次自掏腰包为学生购买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了。

建校头几年,由于条件所限,周老师几乎没有过过周末,只要有学生在学校,周老师就一定在学校。谈起这些,她淡然地说:“班主任就是妈妈,就是朋友,我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这种缘分。”

堂前静待花儿开

二十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周老师全给了这些特殊的孩子。陪伴着他们静静地成长,绽放……

每一届班里的孩子不多,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是留守儿童……周老师总是对每一个聋孩子都进行深入了解,因材施教。她是孩子们的良师,也是家长们的朋友。因为,在她看来,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

周老师作为一名平凡的特教工作者,用爱陪伴着一批又一批聋孩子。珍惜他们,尊重他们,像朋友,像妈妈一样静静地、耐心地守候着他们的成长,绽放。

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周老师与这个特殊的群体,特殊的讲台连在了一起。为了这些孩子,为了那在静默中生长的希望,她将一如既往,矢志不渝,在堂前静待花开。

用爱帮孩子重拾自信——记四川省优秀教育工作者黄渭蓉

1992年8月,师范毕业的黄渭蓉来到了四川省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一干就是20多年的时光。在这二十三年的中职教育一线工作中,黄渭蓉一直在寻找带给孩子自信的方法,只要能帮助到学生,她什么都愿意尝试。

多年来,她共培养了28名优秀的学生党员,6名大邑县“见义勇为好青年”,不计其数的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和优秀团员。而她所在的学校德育工作也连续5年被评为县一等奖,被县授予《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给孩子除了知识以外

更多的情感

职高学生,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群顽皮、不服管教的孩子。在黄渭蓉的眼里,他们是一群因缺少爱而缺乏自信的孩子。“在孩子的心中,他们觉得好像是被家长放弃了。因此,他们消极、颓废,甚至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黄渭蓉认为,面对这一群孩子,最重要的要他们感受到爱,让他们重拾自信。这样,孩子们以后才能以积极阳光的态度面对生活。

她常说,“要给孩子们除了知识以外更多的情感”,多鼓励、多表扬。“每天上午我都要孩子们讲讲遇到了哪些有趣的、让人自豪的事情。”她表示,通过这种让孩子们互相分享的形式,能够帮助孩子们消除自卑的心理,变得更自信。

在这二十三年的中职教育一线工作中,黄渭蓉一直在寻找带给孩子们自信的方法,只要能帮助到学生,她什么都愿意尝试。二十三年来,她一直都在努力着,她说,“当把这一切都坚持成一种习惯的时候,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时,会觉得工作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

积极探索

健全教育管理机制

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黄渭蓉积极探索,建立了一套颇具特色的教育管理机制。她先后分管过师生思想教育、“9+3”、体卫、安全保卫、招生就业、对外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党务以及青年党校等工作。建立了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督察倒查制度。把各项制度的实施情况与教师的聘任、聘用、晋职晋级和评优等切身利益捆绑挂钩,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并在监督机制上做到上级监督下级、老师监督学生与下级监督上级、学生监督老师相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就业层面,她积极与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企业联系,做学生和社会新增劳动力就业工作,打开了就业的新局面,多年来学校的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

“曾经工作艰难的时候也想过放弃,是孩子灿烂的笑脸坚定了我的信心。我不断地告诉自己,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培养他们健全的身心。”

赵子君 王琳黎 本报记者 陈瑾 摄影 刘阳

原标题:用爱和微笑融化孩子的心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