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初的光杆司令,到如今公司慢慢走上正轨。过去这一年,85后河南小伙张然感慨颇多。去年,公司营业额达到40万元,让这个刚刚毕业没几年的蓉漂创业者在成都找到了家的感觉。事实上,还有更多像张然这样的外地创业者正不断向成都聚集。
为了积极落实国家、四川省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大部署,成都率先启动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10月19日,“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全国8个城市同步启动,成都就是其中一个分会场。
如今,成都“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的城市创业品牌日益响亮,成功获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城市”。根据中国科协最近发布的评估报告,成都创新创业工作名列全国前茅。今年8月,《财富》杂志将成都列入“2015年中国十大创业城市”。
今年7月,阿里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报告,提出“中国硅谷”将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和成都6大创新创业城市。今年5月,清科集团发布报告,称国内创新创业已形成北京、上海、深圳加武汉、成都“3+2”格局。
从“光杆司令”到“创业新星”
两个“蓉漂”大学生的创业历程
入秋后的蓉城,渐渐有了凉意。成华区龙潭总部城大学生创业园里散发出勃勃生机。进入园区,一栋5层的小楼映入眼帘,墙上“激情点燃梦想,创业改变人生”的大字在阳光下分外耀眼。
8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几张宽大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10多台电脑。桌上的黑板上清晰地标注出近期客户拜访计划。角落里,三张沙发上还堆着被子、军大衣。这就是成都宾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宾果科技)的办公区了。
“没办法,有时候业务多了,就经常加班。”宾果科技营销总监张然告诉记者,3年前,从成都理工大学广告设计专业毕业后,喜欢成都生活的他和河南老乡兼校友陶艳斌一起,凑了8万多块,开了这家以广告设计、影视后期制作为主的公司。
“当时我们交了房租、买完办公室设备、配完电脑,创业启动资金已经所剩无几。为了省钱,经常吃方便面,根本没钱去网站、报纸上做宣传推广,更不要说其他的营销模式。”就这样,寄托着创业梦想和激情的宾果科技淹没在创业大潮里,几名员工陆续离职,公司最终只剩下张然和陶艳斌两位年轻的“光杆司令”。
“当时就在想,要是有个免费办公的地方,那样房租就会省下一大笔。”后来,张然偶然听球友们说起成华区龙潭总部城有个大学生创业园。园区专门为创业大学生群体提供资金、政策的扶持。
事实证明,搬迁至大学生创业园成了改变企业生死的一个重要节点。经过两人的坚持,如今,蓝光、雪花、移动……一个个行业领军企业出现在宾果科技的客户名单上。“我们去年的营业额有40多万元,涵盖地产、医药、食品多个行业。”张然表示,目前他们这个年轻的后期制作团队已经建立并稳定,接下来还会牵手华视传媒,扩大在行业的影响力。
让“知本”对接“资本”
菁蓉汇已达成意向投资近10亿元
其实,张然创业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成都对创业者的扶持和帮助。
这种扶持与帮助,像一针强心剂般,源源不断注入每个创客的心间。与此同时,代表着成都最本土的创业品牌——“菁蓉汇”也正式开启。今年2月9日,菁蓉汇主体活动第一场开幕,实现校长、创业者、投资人、企业家现场对话,让“知本”有效对接了“资本”。
截至今年9月,“菁蓉汇”已举办主体活动11场,系列活动50余场,近 300 家创投机构、超6000家创业企业及团队、逾万名青年大学生及创业者参与互动。软银中国、红杉资本、联想系资本、IDG、赛伯乐、洪泰基金、深创投等全国知名创投机构大多与成都达成投资意向,89个主体活动路演项目达成意向投资9.6亿元。
除了创业品牌,成都的创业载体也不容小觑。据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创业载体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业者能否成功创业。该负责人说,成都现有国家、省、市级已挂牌创新创业载体121家,初步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梯级创业孵化体系。
在郫县,“菁蓉创客小镇”已有青年创客提前入驻。这个在富士康项目存量房源上打造的120万平方米的创客基地,已建成创业场、明堂文创中心、成都创客坊、十分咖啡、西南交大创客空间等一批众创空间;在高新区,一座35万平方米的创业旗舰项目——“蓉创广场”正欲拔地而起;在天府新区,依托其“天府创客”、“天府创新中心”打造的天府大道创业走廊,也已初现真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创业孵化器中,成都市众创空间联盟,成都创客坊、蓉创茶馆、E创空间等10家众创空间,已经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
创业金融服务产品超30亿
累计为140家企业提供贷款近4亿
众所周知,创业需要资本。在创业资金的投入上,成都已走在全国前列。“今年初,我们发布了创业天府行动计划,这里面包含了一系列的创业金融体系。”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创客获得投资者青睐,成都设立了2.3亿元的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基金,联合多所大学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天使投资基金8只,引导资金出资1亿元,设立基金总规模达7.3亿元。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都还设立了2.5亿元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鼓励银行、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和信用贷款等金融服务产品。同时,与成都银行等8家银行合作推出信贷规模达21.6亿元的“科创贷”和1亿元的青年大学生“创业贷”等债权融资产品,已累计为140余家企业提供信用贷款、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近4亿元。
不仅如此,成都的创业政策还鼓励高校院所就地转化成果。《成都十条》规定,对高校院所成果成功向在蓉企业转化实施的,可按实际发生的技术交易额的3%给予高校研发团队每个项目最高100万元补贴,按3%给予企业年度最高200万元补贴,按2%给予中介机构年度最高200万元奖励,对高校研发团队、吸纳成果的企业以及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总共给予技术交易额8%的奖励。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774项成果在成都转化,100余位高校副教授以上教师带成果、带技术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想玲殷航
原标题:上半年 11万家企业选择来蓉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