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 成都凭什么?

2015-11-02 07:37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成都

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

荣获“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示范奖”

荣获“中国小康社会建设政府贡献奖”

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荣获“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示范奖”和“中国小康社会建设政府贡献奖”。10月31日,好消息又从北京传来——在人民大会堂,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与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共同主办的中国幸福城市小康论坛上,成都斩获三项大奖,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中国城市评价中心主任、中国城市幸福感调查活动组委会秘书长张志勇用 “实至名归”来评价成都获得的殊荣。评价之高,源于成都名副其实。

有人说,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归属、满足感等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

从新二环建成通车,到“六湖八湿地”一个个开门迎客,再到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的北城改造……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做好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座城市的变化,实实在在地为成都市民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享受得了的益处 。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常务副总编辑赵悦说:“城市发展让大家有更多的获得感,也是大家自发为所在城市投票的动力。”

在成都,这个动力强劲,而且源源不竭。

去年,天府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到2025年,这里将基本建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区。如今,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全面加快、科技创新项目不断签约落地,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全面实施,初步形成了以“一城一区一带”为重点的城市发展雏形。

今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这里,创新的基因不断复制、繁衍。成都高新区将被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开放创新示范区和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

紧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创新正在成为驱动成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将极大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建设“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的城市创业品牌……

“近几年,成都发展日新月异,目前正处在天府新区升格为国家级新区等机遇叠加期,希望通过加快发展、转型升级,让市民收获更多幸福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邵益生这样说。

然而,市民收获更多的幸福感,绝不仅是因为这个时代。

交通先行,加快地铁建设、打通“断头路”、优化公交线路,日渐丰满的出行路网,让这座城市更加便捷; “大城市,细管理”,日益提升的城市品质,让这座城市更宜居;简政放权,“一站式”行政审批,优质的政务服务,让这座城市更宜业……

越来越厚的民生账本、逐年增加的资金投入,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改善民生的坚定决心;点点滴滴的民生改善,更是“实至名归”最具幸福感城市交出的最生动的“民生答卷”。

创业创新

跻身中国十大创业城市

支撑创业创新“3+2”格局

跻身中国十大创业城市

创业创新正在成为驱动成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紧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成都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营造创业创新生态,加快建设“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的城市创业品牌。

成都是四川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行区、核心区,科技竞争力在全国排第六位,位居中国西部地区首位。今年,成都成功获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城市”,制定《创新型城市建设2025规划》和《“创业天府”行动计划(2015—2025)》,在科技、规划、金融、工商、知识产权等诸多领域,启动深水区改革与探索。“创业天府·菁蓉汇”城市创业品牌应运而生,实施数月里,这个“知本”与“资本”共融的平台,吸引了近300家创投机构、约6200家企业及团队、逾万名青年大学生及创业者参与活动。

5月,清科集团发布报告显示,国内创业创新已形成北京、上海、深圳加武汉、成都“3+2”格局,两个月之后,阿里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报告,提出“中国硅谷”将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和成都六大创业创新城市。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超过11万户,同比增长34.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3个百分点;新增注册资本3500多亿元,同比增长 14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3.6个百分点。1月-9月,全市新增科技型企业8353家,1月-8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953亿元,同比增长8%。全市专利申请量39931件,同比增长29.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5730件,同比增长43.8%。今年8月,《财富》杂志将成都列入“2015年中国十大创业城市”。

政务服务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让群众办事一站式搞定

政务中心分散各地,行政审批事项无法完全集中,办事场地狭小拥挤……这些都会给办事的群众带来不便。

10月8日,武侯区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对外办公,原分散在武侯区各地的14个政务分中心撤销后统一入驻新政务中心对外办理相关业务,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100%集中,并通过职能划转,区本级行政许可权集中度也达到了100%。这意味着,群众办事将不再出现来回跑几趟的现象,而9000多平方米的新政务中心也实现了向“智能化”政务服务的全面升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武侯区新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局的窗口作为全国首创,更是代表了我市在探索审管分离审改体制的创新突破。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武侯区行政审批局将不再是孤例,在我市新一轮的区(市)县机构改革中,成立行政审批局成为了新津县的“自选动作”,通过将经科局、规划局、建设局、房管局、环保局等23个部门承担的173项行政审批事项和相关工作人员划转到县行政审批局,毫无疑问,这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将很大程度上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行为,解决“审批难、审批多”等问题,提高政务服务水平。

当然,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一站式”搞定只是我市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协同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大力推进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两集中两到位”、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审批为标志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初步构建起了依托“政务中心”实现“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办理”的行政审批新模式,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提升行政效能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新区新貌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

科技创新项目不断签约

“生活在直管区,我们的幸福指数真是与日俱增。”家住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华阳街道的市民宋文鑫感慨地说。昨日,记者从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以下简称直管区)已建成的天府大道向南而望,一轮红日款款照在道路之上,静谧中略带着跳跃的动感,无需言语就体味出直管区打造建设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国际化现代新区的魅力。

为加快和完善成都科学城建设,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首先优化完善科学城规划,扩大科学城规划面积,围绕兴隆湖将科学城规划面积从25平方公里扩大至73平方公里,覆盖原创新研发功能区全部区域。同时,直管区道路建设也在加快实施中。截至目前,道路工程总投资23亿元,已建天府大道、梓州大道、深圳路和环湖路4条道路共24.6公里,在建南宁路等8条道路共6.1公里,拟建绵州路等28条道路共37.8公里。此外,在科技研发方面,直管区已引进诺基亚全球技术中心、启明星辰西部研发中心及西部总部等全球全国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属于大数据互联网项目的中国电信天府云计算中心、西部网络传媒中心等即将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全面加快、科技创新项目不断签约落地、成都科学城项目再添新举……今年以来,直管区主动担当创新改革先锋,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全面实施,初步形成了以“一城一区一带”为重点的城市发展雏形。据了解,1月—9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2亿元,增长12.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8亿元,增长31%;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5亿元,增长10.5%。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5亿元,增长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0亿元,增长30%;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32亿元,增长12%。

原标题:城市发展 让大家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