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士态度中立
要打消消费者疑虑,需建立第三方电信计量机制
对于“流量跑得比以前更快”与“流量不清零”之间的关系,专业人士认为,运营商的回应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
成都点控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3D手游开发,公司CEO陈学智表示,一些手机应用从WiFi环境切换到移动网络环境时,因为网络衔接不及时等原因,会出现“跑流量”的问题,但只要注意调整设置,影响并不大。“所以说运营商的回应有道理,但解答不了消费者遇到的具体问题”。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看,目前消费者采用的流量查询方式,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来自运营商(68%),一种是通过自己手机上安装的流量检测软件(28%)。当两种途径的查询结果不一样时,通常的反应便是运营商与消费者互不买账。理论上,质检部门对运营商计量有监督权,在技术与机制上,又很难实际介入计量工作。
要打消消费者的疑虑,说到底,还需要一杆具有公信力的公平秤。
业内人士建议,建立第三方运营的中立电信计量与计费查询机制,让消费者像看自己的通话记录一样,实时看到自己的流量使用情况,并在消费者选择流量套餐时给出建议。
对于流量只能滚存到次月,对于运营商的回复,记者也采访了一些在海外工作和生活的人。在捷克工作的某中资企业高管廉永平介绍,欧洲几乎不存在不清零的套餐。生活在洛杉矶的唐小姐则告诉记者,目前美国几大主流运营商中,T-Mobile于去年底推出了流量当月不清零政策,今年1月AT&T也推出了该政策。
运营商日赚4亿元背后
日子已不如以前好过,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服务水平还需提高
对“流量不清零”政策的质疑还未消散,10月底,三大运营商相继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前三季度,三大运营商净利总和1100亿元,相当于日赚4亿元,一时间又成为焦点。
但细看财报可以发现,运营商的日子并不像过去那般好过。从自身业务来看,一方面受到互联网企业的冲击,语音和短信业务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随着移动电话普及率提高,用户增长空间在不断缩小。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均在三季度财报中提到,10月1日起实施的手机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将对公司收入和净利润产生负面影响。“都日赚4亿了,这点不清零的流量影响大吗?”“苹果公司市值接近7000亿美元了,你怎么不要求i-Phone6S降价?”论战各方持不同观点。“三大运营商在服务方式上还可以改进。”苏宁云商营销副总监彭文松,一直负责苏宁虚拟运营商业务,跟电信运营商有不少接触。在他看来,消费者吐槽的“垄断企业,竞争不够”,在国内的电信行业并不成立。“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了,尤其是今年以来,随着4G的全面推广,资费已经降低了很多。何况,三大运营商多年以来数以万亿计的基础建设投资还未收回。”
但他认为从操作层面来看,运营商在服务水平上还需要提高。很多用户并不知晓新的套餐,在获取信息上也不够便捷和透明,三大运营商回复消费者诉求也显得不够及时。这样一来,消费者难免产生不满情绪,尤其是与“有求必应”的互联网企业相对比。“消费者的最终诉求,无非是合理的价格和服务。”有通信专家认为,套餐内外的流量收费标准,有差别是自然的。但像目前这样,套餐外的流量资费远高于套餐内的资费标准,有的甚至相差了几十倍,明显不合理。在资费模式上,应该有新的思考和探索。比如探索和水电煤气一样的流量资费阶梯模式,按照结算阶梯价和实际使用量进行收费。
在工信部看来,促使运营商改进服务、降低资费、提高网速的最有效方法,仍然是靠鼓励竞争,建立相对均衡的竞争格局。
11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介绍,在移动通信方面,工信部发放了42家移动通信转售试点批文,允许42家民营企业进入到移动通信领域。在固网通信方面,工信部从今年年初开始也在16个城市发放了宽带接入市场向民间资本开放试点批文62家(次)。
徐莉莎 本报记者 张岚
原标题:风波里的手机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