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活力迸发 成都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5-11-11 08:53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5月9日,西南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永远经历了一次大“意外”——当日,在西南交通大学举行的第四场“创业天府·菁蓉汇”活动上,他的“分子键裂型生物传感器”创业项目,被数十家“辣舌”投行15次追单,最终斩获1.15亿元意向投资。而在最初,永远教授的心理预期,仅仅是拿到近百万元创业投资,继续他的项目产业化。

这样的“意外”,其实在情理之中。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创”工作。从今年2月8日“创业天府·菁蓉汇”城市创业品牌应运而生以来,从无到有,600多家创业团队、2万多名创业者参与其中,而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国内外300多家创投机构的追捧,资本市场的“活水”,源源不绝地在成都汇流。

“双创”时代,创业已从“小众”走向“大众”。而“创业天府·菁蓉汇”这个城市创业品牌,促进全球风投西进成都。永远教授的案例只是成都用活市场之手为创新创业清障搭台,让市场活力竞相迸发的一个聚像和缩影。

创业,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它也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命题。一座城市如何“搭台”,如何运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如何激发市场活力,用改革激发动力,无疑是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打造“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的核心命题。激发市场活水,创业百花齐放。成都,不仅有思考,更有改革与实干。

“资”与“知”

让有钱人的口袋与有智慧人的脑袋相遇

“创业天府·菁蓉汇”这个开放共享的创业平台,从诞生之初就直指一件事情——政府搭台、市场唱戏,遵循市场化逻辑,让“资本”与“知本”相遇,让有钱人的口袋,与有智慧人的脑袋相遇。

近几个月,赛伯乐投资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朱敏的行程里,以成都为起点或终点的出差特别多。“忙”的背后,是赛伯乐在蓉的“跑马圈地”。

要来蓉当“伯乐”寻找创业“千里马”的赛伯乐投资集团,在成都高新区的众创大厦即将落地,紧接着,赛伯乐与青白江等多个区(市)县的对接,也在全面开花。“除了高新区敲定的项目,我们在金牛区,基于北斗项目与相关机构的众创平台也在商谈之中。”

在赛伯乐的谋划里,众创载体的打造,从来都“捆绑”投融资,甚至说,载体的打造,就是为了深耕投融资板块做好科技金融及产业化孵化的“一亩三分地”。

在成都的科技金融版图之中,诸如赛伯乐这样慕名而来“跑马圈地”的机构并不鲜见。今年2月8日,一个城市创业品牌应运而生——“创业天府·菁蓉汇”。这个开放共享的创业平台,从诞生之初就直指一件事情——政府搭台、市场唱戏,遵循市场化逻辑,让“资本”与“知本”相遇,让有钱人的口袋,与有智慧人的脑袋相遇。

“创业天府·菁蓉汇”启动10个月以来,600多家创业团队、2万多名创业者参与其中。当然,这个舞台并不只属于创业者,它还是投行的金融盛宴。“菁蓉汇”系列活动启动以来,共吸引了软银中国、红杉资本、联想系资本、IDG、赛伯乐、洪泰基金、深创投等在内的300多家创投机构纷至沓来。

“创业天府·菁蓉汇”上,让人热血澎湃的场面,当然是剑拔弩张、争分夺秒的创业路演,英雄不问出处,很多路演创业者甚至是从外地“打飞的”来蓉,期望在此秀一把。引发创业者们纷至沓来的,并不仅是镁光灯下的体验,更是风投机构们忙着“抢单”“求关注”的状态。

“毫不夸张地说,在做移动互联网创业和投资的人,如果不来成都,那一定是残缺的。如果选三个中国创业最热的地方,一定有成都一席,如果选择两个城市,那成都也必然占据一席。”在“创业天府·菁蓉汇”上,创业黑马集团董事长牛文文有感而发。

“钱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创业者们关注最甚的问题。破解这个问题,成都不仅有“创业天府·菁蓉汇”,还有一场渗透肌理的科技金融改革,简而言之,一句话、三个字——改革财政资金传统的“拨”,替而代之的是“投、贷、贴”。

改变以往政府资助“撒花椒面”的拨款支持方式,投、贷、贴的背后,对应着创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三“资”叠加,构成了成都科技创新创业的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

为解决“首投”问题,成都成立天使投资人协会,设立2.3亿元科技创业天使投资引导资金,高投创投、电子科大、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华西医院、市工商联龙头企业等创投机构、高校院所、领军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已达8只,引导资金出资1亿元,设立基金总规模已达7.3亿元。

支持债权融资,成都设立2.5亿元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鼓励银行、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金融机构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和信用贷款等金融服务产品,眼下,与成都银行等8家银行合作推出信贷规模达21.6亿元的“科创贷”和1亿元的青年大学生“创业贷”等债权融资产品,已累计为140余家企业提供信用贷款、知识产权和股权质押贷款近4亿元……

投、贷、贴的三“资”叠加,其核心,就是用政府引导、市场联动的方式,“以一引十”的方式,激活科技金融市场活力。

“简”与“活”

找准创新创业堵点、痛点,简政放权创业清障激发市场发展活力

如何“创”出经济发展新引擎、新天地?从政策顶层设计上,用改革激发动力,直指审批事项过多、操作流程繁琐的“简”的命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发展繁荣的“活”,找准制约创新发展的“堵点”、创业谋事的“痛点”,才是“简”与“活”的靶心。

“一个窗口办完所有手续,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进了企业的心坎里!”2月26日,成都空鸟科技有限公司从成都高新区“企业登记行政审批一窗式服务导办窗口”拿到工商营业执照。这是成都高新区实行企业登记行政审批“一窗式”改革以来,发放的第一份执照。

改革催生变局。仅在1月份,通过降低创业门槛、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先照后证”、“三证合一”等改革新政,成都高新区新登记各类型企业就达1290户,同比增长178.62%。

成都高新区新年伊始之变,仅仅是2015年开局之时,成都“双创”工作如火挺进的前奏。

打造“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绝不是政府“一厢情愿”地唱独角戏。依靠创新创业驱动新一轮发展,既是领命国家战略的必然,也是顺应成都可创新、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逻辑。在这样的背景下,找准制约创新发展的“堵点”、创业谋事的“痛点”,激发市场活力,政府清障搭台,无疑能释放、引流市场源源动力与活水生态。

今年,紧随“创业天府”行动计划的实施,成都大力推进包括商事制度改革等政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简、放、优”三管齐下推动“双创”工作。

简政之道的核心,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的创造力。

改革之“简”,激发市场之“活”。

今年1—9月,我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8万户,同比增长34.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6个百分点;新增注册资本总额4836.1亿元,同比增长 94.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2个百分点。全市新增科技型企业8353家。1—8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953亿元,同比增长8%。全市专利申请量39931件,同比增长29.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5730件,同比增长43.8%。全市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37家,新增孵化面积152万平方米。

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释放和激发出市场源源动力与活力,推动经济提质转型,“双创”成都,行稳致远探索前行。本报首席记者 缪琴

原标题:“双创”成都 活力迸发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