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新成都
这里是新未来
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是最初的成都,以及成都为什么叫“成都”。
而今,距离获批国家级新区一周年。再造一个新成都,从蓝图进入建设,从梦想照进现实,已然轮廓初现,有目共睹。
但是,她不是简单重复历史的故事,也不是刻意再现从前的奇迹。她向前迈进,而不是向后观望。她代表着这个时代和这个社会发展的方向,要赋予成都和成都人民一个崭新的未来。
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的实践表明,无论从城市规划还是从城市建设,无论从城镇化模式还是从经济增长方式,这里就是新成都,这里就是新未来。
她施行了代表未来的城市规划新理念。
与传统城市规划理念中,先城市建设、后生态建设的路径不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将生态建设与基础设施同步推进,然后才是城市建设。这是新区建设“白纸画图”的优势,但更是一种主动追求,即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于是,我们看到,在近期着力打造的“一城一区一带”重点发展区域中,成都科学城围绕4500余亩湖面,临水而居、依水而建;天府商务区与成都科学城之间,鹿溪河湿地的规划面积达到7500亩;而锦江生态带,通过实施长10.8公里的锦江综合治理,打造融防洪、生态、休闲于一体的都市生态带。这样的“大手笔”,着眼长远,利在千秋。
她践行了代表未来的城市建设新逻辑。
过去的城市建设是“先有人后有城”、“先有房子后有路”,等到人多了、房子修满了,路却铺不开了。而城市功能分区不够合理,在空间结构上导致了居民生产生活的相互割裂,交通拥堵、配套欠缺等一系列“大城市病”由此而生。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建设,则交通先行、道路先行、配套先行。于是,我们看到,天府大道南延线、梓州大道、剑南大道、武汉路“三纵一横”骨干道路体系基本建成,成都科学城、天府商务区的片区路网建设加快推进。水、电、气、讯等市政管网建设同步推进,成都四、七、九中和实小、泡小天府校区等学校和医院配套项目,即将全面开工。这样的新逻辑,就是便利优先,以人为本。
她推进了代表未来的城镇化新模式。
“大城市病”源于“摊大饼式”的传统城镇化模式。城市越大,“大城市病”就越严重。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建设不是这样,她是再造一个城市核心,与成都市现有的中心城区呈“双核共兴”之势。她既与现有城区密切联系,但又功能完整、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相对独立;她坚持了产城融合的理念,每个产业单元用地规模20~30平方公里,让市民能够在相对独立的城市空间单元中实现就近就业、就近购物和就近休闲;她加强“小街区规制”规划建设,即由中小街道分割围合、街区规模在50亩左右、公共服务设施就近配套的开放街区模式。这样的新模式,体现现代化追求、国际化视野。
她实现了代表未来的经济增长新方式。
没有产业,就没有人,就没有城。问题是要什么样的产业?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的转型,意味着产业的升级。没有产业升级,就没有经济转型,更没有新的城镇化模式。再造一个产业成都,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引领,集聚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产业成都。因此,成都科学城要坚持“创新为魂、科技立城”,要大力发展创新孵化、信息安全、互联网大数据、校院地协同创新、智能制造、创意设计、科技研发、新兴金融等新兴产业;因此,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正在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土,力争将成都科学城打造成为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发展先行、产城融合发展、配套功能完善的西部创新第一城。这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动力充沛、行之久远。
今年前三季度,直管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2亿元、增长12.5%,预计全年增长13%,一个“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正在脱颖而出。
站在水波荡漾的兴隆湖畔,眼看成都科学城拔地而起,再造一个新成都并不遥远。
这样一个新成都,是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城市生态、形态、业态、文态“四态合一”,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新成都。
这样一个新成都,是成都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引擎,是成都和成都人民的新未来。
原标题:再造与见证: 一个正在崛起的产业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