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夯实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2015-12-20 07:37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申海娟   责任编辑: 马兰

增进民生福祉,让大家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这是发展的题中要义。“十三五”时期,面对不断提升的民生需求,全市民政系统将坚决贯彻全会精神,按照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切实编制好全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将“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到民政各项工作中,发挥民政保障基本民生、增进群众福祉、维护社会公平、促进和谐稳定的作用,为实现“十三五”总体目标贡献民政力量。

科学提高救助保障水平

推进社会救助与扶贫协同发展

“要高标准推进精准扶贫,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等制度。”《建议》提出“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对民生工作做出系列安排部署,这对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市民政局将按照市委全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低保、医疗救助等制度,科学提高救助保障水平。强化低保与就业救助联动,加强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制度、慈善事业的衔接,加大大病救助力度,不断减轻困难群众医疗支出负担。推进社会救助与扶贫协同发展,实施低保兜底扶贫和医疗救助扶贫。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提高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救助水平。实施1000个社区(村)综合减灾标准化建设,加强市和区(市)县两级救灾物资集散中心建设。抓紧出台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加大对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保障力度。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发挥慈善在扶贫济困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扎实推动工作,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探索医养融合服务模式

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一直是我市养老服务业着力的重点。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养老服务规划,出台加快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还围绕高龄津贴和经济困难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医养融合等方面出台17个配套政策。

目前,我市城乡国办养老福利设施实现全覆盖,在近郊、远郊每个区(市)县各建一所公建民营养老机构。通过建设补贴、服务性床位补贴、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充分激发社会力量投资积极性,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增量明显,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到31张。

为深入落实《建议》关于“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的要求,市民政局将加大对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探索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启动社区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拓展农村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力争实现到“十三五”末,各类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80%以上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床位数达到13.5万张,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45张。

创新基层治理方式

推进民政领域社会治理改革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社会治理体制”是我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点。按照“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多元治理格局”,市民政局将进一步推进民政领域社会治理改革,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推进社区事务准入制,促进社区减负增效,推动城乡社区将更多精力投入自治和服务。

同时,推进村(社区)依法治理,完善社区协商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实施村(社区)活动场所提档升级,用三年时间投入25.5亿元,开展1217个村(社区)组织活动用房达标建设。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社区各类政务服务信息互联互通。实施好2000万专项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构建有序发展的社会组织培育孵化体系。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

本报记者 华露艳

原标题: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夯实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