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成都市规划局举行《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解读会议。根据规划,未来的成都将会建设成为一座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城乡融合的现代化大都市。为实现这样美好的愿景,成都将对城市空间和功能结构进行优化,形成“一区双核六走廊”的城镇空间格局和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城镇体系。
未来,除了中心城区这一特大中心城市外,成都还将构建8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68个特色镇,形成全域统筹、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龙泉驿、温江、双流、郫县、新都、青白江、都江堰、新津等8个卫星城承担中心城区人口、产业和功能转移,相对独立、功能完善,与中心城区共同构成全市城镇化和参与区域竞争的主体。中心城区优质的基础教育、医疗、文化资源等将会向外延伸,卫星城将加快建设博物馆、图书馆、大型体育中心、三甲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金堂、彭州、崇州、大邑、邛崃、蒲江等6个区域中心城是全市统筹城乡的重要载体,农民就近城镇化的主要区域,将辐射带动县域联动发展。永宁、新繁、清泉、安德、淮口、羊马、濛阳、寿安(蒲江)、羊安、沙渠等10个小城市则作为县域副中心和农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区域的就业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和交通节点。68个特色镇是县域经济的重要节点,辐射带动周边乡村的公共服务中心。
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方面,成都将按照中心城区、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小城市、特色镇、农村新型社区等6个层次,分别按行政管理、社区服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业等公共服务设施类型进行标准化配置,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网络化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
原标题:成都构建多中心城镇体系 8卫星城承担中心城区功能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