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拥有着良好的阅读氛围,成都市民热爱阅读——在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龙源数字传媒集团最新联合发布的“2015 TOP100全国城市数字阅读排行”中,成都排名第六。相较于2014年排名大幅上升5位,成都数字阅读大步迈入全国前十。据了解,“TOP100全国城市数字阅读排行”是基于大数据发现和大数据梳理的科研项目,主要通过互联网阅读量、付费量、地域、时间、类别等作出的城市排名,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这一排名成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市推进全民阅读力度之大,透过排行榜,更可以看到我市数字阅读在内容、设施、便民服务等方面的诸多亮点。
成都数字图书馆一年服务读者150万人次
成都数字图书馆所能提供的琳琅满目的最新期刊文献,足以让人大开眼界。记者在数字图书馆龙源电子期刊阅读室内看到了各类期刊,有意思的是,这些期刊不只是简单静态地呈献给读者,部分期刊还能以真人朗读形式让读者收听阅读。在人声语音版栏目中,很多诸如《新英语》等学习类期刊,都能以真人朗读形式呈献给读者,让读者能够在线学习。成都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04年起开始逐步建设成都数字图书馆,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建立起覆盖15个主流商用数字资源,30个子类共计约8800万篇册、55TB的海量数字图书馆平台。其中外购数字资源15个大类,23个小类,涵盖了包括超星电子书、龙源期刊、万方数据库、CNKI学术期刊等大型数字资源,也拥有包括新东方、围棋教学、库克音乐等多个新型阅读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图书馆里除了大量的文图材料外,精品讲座、非遗数字博物馆等自建特色资源也吸引了不少读者。比如“蜀风雅韵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便是全国第一家免费开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网站,这个博物馆能够让读者足不出户,随时查阅国家及各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闻动态、政策法规,了解老成都民间艺术的最新动态。也可在线体验到蜀绣、成都皮影等成都传统艺术的文、图、影、音,领略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仅去年一年,成都数字图书馆的访问总量就达到276万篇册,服务读者约150万人次。
公共图书馆“一证通”把服务做到极致
去年7月13日起,成都市和各区(市)县21家公共图书馆,全面启用第二代身份证借还图书。用身份证代替全市现有的20余种借书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证通”。由于启用了第二代身份证借阅图书,成都市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也实现了全域成都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共享、互通互联。“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统一服务平台。去年,成都图书馆便拿出以前仅供本馆读者享用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与全市20个区(市)县图书馆共享。”成都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举措保障了全市所有市民使用数字图书馆的权益。在任意一个公共图书馆,市民仅需用身份证进行读者注册,即可进行数字资源查询、阅读。
得知成都公共图书馆“一证通”相关情况后,一家专门做图书馆软件系统的公司非常感慨地说,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尝试推出“一证通”,但成都力度最大也最彻底。成都市通过二代身份证代替借书证、免押金借阅形式,在能力范围内把服务做到了极致。
电子书借阅机极大方便市民个性化阅读
电子书借阅机的投放与使用,为爱书市民带来全新阅读体验。一人高的借阅机上分栏标示着经典名著、生活保障、经管理财、小说传记、文学艺术等各门类电子书阅读窗口,读者只需用微信轻轻一扫该书籍的二维码,就可将整本书下载到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中。传统图书馆阅读注重交流与互动,在借阅中享受知识的乐趣。现在阅读时间碎片化,各种移动电子设备的出现将阅读带入个性化时代,利用好这些设备,就能把图书馆带在身边进行深度阅读,“不管是经典名著还是刚上架的畅销书,还有海量学术资源等,只需在屏幕上随手点击就可翻看,让个人电子书包随身携带,非常方便。”成都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市财政拨付150万元,在全市采购投放了电子书借阅机50台,每台电子书借阅机为市民提供了3000余种图书、上万种期刊,每月更新率可达10%。“截至目前,全市在公共场所共投建了67台电子书借阅机,覆盖了火车站、汽车站、中心城区各政务中心、市公安出入境办证局、局直属窗口单位、部分重要社区等公共场所,也覆盖了全市主要政务办公区。”
据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立法、中长期规划制定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数字阅读顶层设计,将数字阅读纳入我市全民阅读测评指标体系。另外,还将着力提升“一街一书屋”建设项目的数字阅读服务能力,使社区书屋与我市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有机结合,让城乡居民更加便捷地享用数字阅读资源,促进我市数字阅读水平再上新台阶。
原标题:成都数字阅读排名跃升全国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