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骆云莲:弃公路修索道留住古路乡愁

2016-03-04 07:06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马兰

位于大渡河大峡谷的古路村,几年前,“天边小学”的师生上学和山下物资运输都要经过这条险路。(资料图片)

天边小学、悬崖上的村庄、徒步求学的孩子、驼铃声声的骡马帮……

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骆云莲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这些昔日场景即将成为回忆。

“古路村正在建索道,以后你们来‘悬崖上的村庄’,只会更方便。”

谈起家乡的变化,经历了一天舟车劳顿的骆云莲顿时倦色全无,身上亮绿色的“查尔瓦”也随着手势,掀起了衣角。

作为四川省雅安市唯一不通公路的行政村,为何不建公路建索道?答案是:要发展古路村,更要保护“古路”。

飞越大渡河

悬崖上的村庄今年8月通索道

在雅安、凉山、乐山3地接壤之处,大渡河大峡谷的绝壁之上,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这便是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的古路村。这里生活着103户、300多位村民,其中95%以上为彝族,大家与外界交流的唯一通道,是2003年时从石壁上凿出的“天梯”——一条长约3公里、垂直高度近1000米、宽度只有几十厘米的“骡马道”。

“修公路,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梦想。”骆云莲说,从山下上山如今只能步行,3公里的羊肠小道要走约3小时,到最远的组更要走上5个多小时。2010年村里通了电,有村民买了一台冰箱,请全村壮小伙下山,肩挑背扛一整天才弄回来。村里还有些老人,大半辈子都没出过山,“交通确实太恼火了。”

“但现在,公路不会修了。”骆云莲话锋一转,语气中丝毫没有失望,“因为今年8月,村里的索道就能建成投运。”据介绍,该索道工程为大渡河大峡谷首个集客货运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索道工程,起止点为永利乡马坪村二道坪至古路村斑鸠嘴,为双线往复式架空索道。索道将横跨大渡河大峡谷,跨度约750米,距谷底约800米。

索道工程估算总造价1860万元,吊箱定员为40名乘客、1名驾驶员,每小时运量为500至600人。“不仅能载人,也可以运货,摩托车都可以骑进去。”骆云莲说,项目已于2015年11月开工,目前已完成施工便道建设,预计今年8月建成投用。届时,从省道305线到古路村,行程将缩短至约1小时,全程几乎不用步行。

留住原生态

为什么弃建公路?不破坏“古”和“险”

与公路相比,索道的运力显然要弱很多,是什么原因让古路村作出这个“次好”的选择?“经过了反复论证,是慎重考虑的结果。”骆云莲说,不建公路,是为了更好保护古路村;修建索道,则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古路村。

“下一步,我们将着手申报中国传统古村落。”骆云莲认为,古路村有数百年历史,彝族传统文化保存完好,地理条件、自然环境颇有特色,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古村落。古路村的特色是“古”和“险”,靠着崎岖险峻的“骡马道”、充满神秘的“悬崖上的村庄”,每年吸引数以千计的驴友前往探险、探秘。

村民们担心,如果修了公路,古路村的险峻和神秘将不再。“那样的话,将失去最核心的特色,变得和其他村落没有区别,逐渐失去对外界的吸引力。”骆云莲说,现在驴友们到古路村,就是为了体验“骡马道”,在村民家吃生态食品、住传统彝寨、购高山特产,“有的村民一年因此增收4万元,千万不能让他们因为修路而返贫。”

但并不是所有游客都喜欢走路,天天走“骡马道”的古路村民,更是早就盼望着能改善交通,“所以决定建索道。”

在骆云莲看来,索道的运力足够满足村民和游客的需求,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古路村的交通瓶颈,方便村民日常生活、吸引更多游客,同时也能让古路村与外界保持一定距离,最大程度保留村落原生态,不破坏“古”和“险”的特色。

发展新思路

结合精准扶贫让文化成为生产力

十多年前古路村为外界所知的那座土坯房的学校,已成为很多网友的回忆。

如今,古路村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新房,并确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这也是当地精准扶贫的总体思路。“索道修好了,可以带人来;住房改善了,可以让人住;文化浓郁了,才能让人留。”骆云莲这样评价三者的关系:交通是前提,住房是基础,文化是核心。

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独家采访时,骆云莲不时会接个电话。“到北京开会,事情也丢不开。”骆云莲说,除了积极推进索道项目,村里的风貌改造提升工程也将展开,将以文化氛围营造为重点,在现有观景台、火把广场的基础上,增添彝族传统文化元素。除了文化氛围营造,古路村近年来还注重保护和发掘传统文化。“彝族传统习俗,我们一样也没丢。”骆云莲说,古路村保存着完整的彝族歌舞、毕摩文化和餐饮习惯,今后将大力弘扬,作为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游客可乘观光索道,赏峡谷美景,住彝家新寨,吃彝家美食,品彝家文化。”

“这样一来,文化就成了精准扶贫的生产力。”骆云莲说,等这一切就绪后,要加大宣传力度,为古路村带来更多名气和人气。为此,这次全国两会,她提了一条“加强宣传扶贫”方面的建议。

华西都市报记者丁伟田雪皎

原标题:弃公路修索道留住古路乡愁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