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新乡贤”官方为何频频提起这个热词?

2016-03-14 07:16   来源: 成都商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这个词,写入“十三五规划草案”

今年两会,《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当下一个很热的词“新乡贤文化”。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一节里,有这样的表述:“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

这个词,被代表委员们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提出,继承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让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对解决当下农村“空心化”积弊,意义重大。

这个词,已有指导性意见与样本

今年1月22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强调发挥离退休干部的优势。目前,湖南湖北等地,已有不少退休官员成为“新乡贤”。

乡贤文化的官方注解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解释材料”中这样解释:“乡贤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特点。借助传统的‘乡贤文化’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以乡情为纽带,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嘉言懿行为示范引领,推进新乡贤文化建设,有利于延续农耕文明、培育新型农民、涵育文明乡风、促进共同富裕,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北大教授张颐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乡贤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乡贤文化实际上属于士阶层文化在中国乡土的一种表现形式。传统中国社会中,士阶层是社会的实际管理者,也是社会文化精神的倡导者。他们出门为官,回乡之后就是士绅,起着维护本地社会秩序的作用。

在古代,中国的行政只管到县一级,县以下的乡村治理就要靠士绅来维系,他们是文明的传承者和价值观的守护者,他们就是传统社会里的乡贤。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说:“从基层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贤文化就是维系着庞大的中国社会正常运转几千年的基层力量。

重提乡贤

乡贤,一种官场趋势 它鼓励官员“退职还乡”

在全国人大代表钱念孙看来,“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野沃土茁壮成长的重要形态,传统中国的乡贤即乡绅,主要指科举中取得功名而生活在乡村并有较高威望的人,他们多半由告老还乡的文武官员,或者有一定功名而未出仕的乡村贤达组成。”

“告老还乡,也可以叫做退职还乡。”钱念孙说,中国古代,特别是唐代至明清时期,经过一千多年的延续传承,“叶落归根”、“告老还乡”作为一种理念深入人心。

钱念孙认为,“退职还乡”积极意义明显,实现了宝贵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使社会人才分布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整个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钱念孙说, “告老还乡”传统,对解决当下农村“空心化”积弊,对缓解大城市过于拥挤、不堪重负等“城市病”,具重要意义。

钱念孙说,为张扬先贤文化,鼓励“告老还乡”,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

乡贤,一种治理手段 它是社会“转换器”“安全阀”

张颐武称,时至今日,中国社会仍在巨变的进程之中,包括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民传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发生变化,传统文化习俗与现代文明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乡贤就很重要了。作为本地有声望、有能力的长者,乡贤在协调冲突、以身作则提供正面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就不可或缺了。

可以说,乡贤是传递中西文化的“转换器”。因为乡贤对于中西文化都有较为客观准确的了解,一方面,他们扎根本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的情况有同样的了解;另一方面,他们是具有新知识、新眼界的读书人,对于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有一定的把握。现代的乡贤成了传播中西文化的桥梁,让中西文化有了“可译性”,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周边的人,同时通过村民们可以接受的方式来传递现代知识。

乡贤也是缓和社会冲突的“安全阀”,在城镇化为代表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受到冲击,在改革进程中有很多难以预料的矛盾。乡贤在村里地位比较高,村民比较能够听进去他们的意见,可以起到弥合社会分歧的作用,使社会改革进程在乡村这一层面变得更加平缓,实现把社会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

原标题:“新乡贤”官方为何频频提起这个热词?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