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成都每天有140余万人乘坐地铁出行,这些在地下奔驰的地铁车是怎么生产出来的?3月30日,记者来到中车长客股份成都北车有限公司——“成都造”地铁车的生产基地,一探究竟。
车体在长客公司生产
在2万平方米的组装调试车间,我们见到了正在装配的4号线二期列车。6节车厢一排,停在轨道线上,工人们正在进行安装、接线等操作。
“4号线二期列车的车体在长客公司生产,经过5-7天的运输来到成都,由我们进行安装、调试、喷绘等。”成都北车生产物控部部长闫斌说,车体只是一个“光架架”,还要经过4“关”重要的组装和调试工序,才能最后交付。
车体在成都过4“关”
第一“关”:车体组装。一列地铁车由6节车厢组成,长120米。
第二“关”:将车体和转让架连接。在装配环节,有72个工作台位。
第三“关”:进行撑重、淋雨等一系列实验。
第四“关”:进行静态、动态功能调试,其中每列车在出厂前要进行200公里的动态调试。
电气接线是事关运营安全的重要环节。“一列地铁车有8000多根线缆、长5.6万米。”成都北车质量部部长唐华波告诉记者,电气接线是个复杂的工程,又贯穿地铁线组装全程,是一大难点。在组装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为进口产品。期间要经过3次核验,并进行绝缘、耐压等试验。全程有60—80位工人参与其中。
比照高铁车辆生产标准
关键的工序实行“实名制”作业,工人在完成其操作后,要将一个实名制标签贴于关键部位。“这样的标签全车有2000多个。”唐华波说,这是比照高铁车辆的生产标准。
每年最多可生产1000辆地铁车
经过重重关卡,大概2个月左右,一列地铁车就可以交付使用了。“目前我们可同时生产5组车。”成都北车总经理刘丽辉表示,根据订单量还可以扩大生产线,每年最多可生产1000辆地铁车。
已经运行的3号线一期列车,以及生产中的1、2号线部分增车、3号线二三期、4号线二期列车,都实现了成都本地化生产。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了一个光秃秃的车体,相对于正在组装的4号线二期,这一车体更宽。“这是地铁A型车车体,我们已经具备了这种铝合金车体的生产能力。”刘丽辉说。
成都地铁将使用B型车 载客量增加1/3
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地铁列车从钢结构到组装调试,都将实现完完全全的“成都造”。据了解,成都地铁1、2、3、4号线使用的是B型车,之后的线路将全部使用A型车,A型车车厢宽3米,比B型车宽0.2厘米,通过优化座椅、扶手等,一节车厢的载客量将增加1/3。
(四川日报记者 王眉灵/文 田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