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出来的正路——
招投标工作按规定来做,“没出过状况”
在马边县交通运输局工程股股长刘代明眼里,曾德林是典型的“重庆崽儿”,耿直、讲原则。
2013年,马边的一条通村公路竣工了。承建方“建议”,实施质量自检自查,“给交通局打一份报告就完事”。
曾德林却坚持实地检查,他发现,这条路道路宽度、水泥厚度与设计方案不符,于是现场责令对方整改。
见事情败露,承建方偷偷递上5000元红包,并说:“你家也不富裕,这是点小意思,只求高抬贵手。”曾德林拒绝了:钱不会收,工程必须改。
气急败坏的承建方四处活动,放言“找领导让他好看”。曾德林坦然告诉技术所的同事:只要证据拿得准,我们就有底气说话,就有责任让他们整改。
接连出招无效后,承建方动了歹念。一天傍晚,刚刚下班的曾德林被三个壮汉堵在路上,放言要“给点颜色看看”。
“我对你们没有私人恶意,纯粹是公事公办。就算你杀了我,这条路还是要整改,质量不过关啊!”面对威胁,曾德林毫无惧色,终于逼迫对方按规定来。
“黑脸包公”,这也是同事对马边县交通运输局工程科副科长邹杨的印象。邹杨负责整个马边县公路项目规划和招投标。在这样的岗位上,几乎每天他都要面对外界的诱惑。
一次,在规划某条乡村公路时,一家筑路企业摆了一桌酒席,“请邹科长坐坐,这也是某某领导的意思”。邹杨严词拒绝:所有的程序,都会按规定来,如果想知道结果,等局里的公告。对方并不愿放弃,将一件名酒送进办公室。邹杨摆摆手:规定就是规定。
还有一次,邹杨在监督省道103线马边县城至雷打石段整治工程时,发现施工方实际使用的水泥存在质量问题。他立即要求对方停工整改。
起初,施工人员不予理会。情急之下,邹杨拔掉了搅拌机的电闸。任凭施工人员的拳头如雨点般落下,他毫不畏惧:不达标就是不能用!
在乐山市交委,王川的好脾气和好人缘是出了名的,所有职工都喜欢叫他“川哥”。但好脾气的王川也有过发火的时候。两年前,学财务管理的女儿王希大学毕业。公路局有职工建议:局里的财务科正好缺个岗位……
王川坚定地摇头:让女儿自己选择职业。那位职工还想说下去,王川火了:“亲属不能进公路局,这是原则。”最终,王希进入了成都一家企业工作。
不仅人没到公路局工作,28岁的王希之前从没到公路局去过,“我爸说,家人不要插手他的工作,单位也最好不去。”她第一次见到公路局,是在电视上——当时,正在报道王川等人遇难的消息。“我爸这一生,做人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我很难过,但我更为他骄傲。”面对来访者,王希泣不成声。
交通系统长年接触工程项目,经常会招投标,在马边,在邹杨等人的推动下,当地作出严格规范:所有的工程必须公开招投标;资金量小不符合招投标要求的,最大化整合项目资金;严禁出现“单个项目数个施工方”的现象……
为此,有人打着各种旗号给邹杨带话:“钱是国家的,你这是何必呢?”“项目分我一点,好处少不了你的。”“有钱大家挣,需要搞这么正规吗?”
面对种种“善意”,邹杨严正告诉同事:只要程序合乎规定,只要我们行得端、坐得正,这些“杂音”由他们去!
在马边县纪委负责人眼中,马边交通系统的招投标工作,走在全县前列,“这么多年了,没出过状况。”
原标题:筑路,在坚守信念的征程中-追记马边7位罹难同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