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四川周氏后人千人祭祖 重温祖训

2016-04-05 10:20   来源: 华西都市报   编辑: 粱巍   责任编辑: 马兰

20160405100401274

20160405100400105

2016040510040194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晚唐诗人杜牧一首绝句,留下千年愁思。清明祭祖,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习俗,清明时节,携亲朋好友,寻根问祖、扫墓进香,以缅怀先辈。

4月2日,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四川周姓一脉1300余人,齐聚成都金堂淮口镇。上至耄耋之年,下至牙牙学语,在周家庄老祠堂前,进香祭祖,重温“忠孝廉爱仁义”的祖训,遥寄相思和怀念。

千人共聚 拜祭先祖坟墓

4月2日早上,天蒙蒙亮,在成都金堂淮口的一条乡道上,樱花瓣随风飘落,满头白发的老人周必润,揣着一叠厚重的族谱,不顾露水打湿了裤脚,踏着急匆匆的步伐,来到周家庄。摆好桌椅板凳后,老人一直站在庄门前,静静地等待着。

周家庄位于一边农田之中,占地一亩二分,有着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塑,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家族祠堂,供奉着周家众多先祖。4月2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四川各地的周姓一脉,相约来到周家祠堂,祭拜先祖。

上午10点,来自简阳、德阳、成都等四川各地的周氏后人,来到周氏宗祠,上至八旬老人,下至尚在牙牙学语的幼童,足足有1300余人。

10点08分,是周氏族人根据黄历选定的良辰吉日,大家陆续来到祠堂后的坟墓,墓前空地有限,每位周姓后人,从家族长辈手里,接过点燃的三支香,井然有序地排着队,等着祭拜祖先。

周必润老人点上一柱清香,磕上两个头,嘴里默念,“先祖保佑,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拜谒宗祠 祈祷阖家平安

周必润老人今年74岁,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川渝周氏联谊会会长,光是祭祖的流程,就让老人忙活了好几天。

祭拜完先祖陵墓,周氏后人又来到周氏宗祠,准备拜谒祠堂。周氏宗祠的大堂,叫仁厚堂,供奉着周家始祖仁德公的画像,周必润老人给家族里的小辈们介绍,“仁德公生于明末清初,是四川周姓一脉的先祖……”

在仁厚堂前的供桌,供奉着雄鸡、刀头、瓜子,雄鸡和刀头寄托着对祖先的崇敬,瓜子寄予着开枝散叶,祈祷周氏家族更加繁荣。

11点08分,按照年龄和辈分,周姓后人们,按照六人一排站在院里,行三拜之礼,“一拜天、二拜地、三拜先祖……”三拜之礼过后,后辈们又从周必润老人的手里,接过三支香,依次进入祠堂,鞠上三躬,再跪在稻草蒲团上,祈祷阖家平安。

从德阳中江赶来的周先生,特地带着一岁的孙子,恭恭敬敬地站在祠堂前,等待进香。“我祖上是从广东迁来的客家人,湖广填四川就是这样来的,我带小孙子来,是想教育他,人要敬奉先祖要尊重长辈!”周先生说。

重温祖训 传承忠孝廉爱仁义

看到眼前繁茂的周世家族,周必润老人有感,“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老人说,每年清明时节,家族都会组织广大周氏后人,前来祭奠先祖,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让家族更加昌盛。

忠、孝、廉、爱、仁、义,这六个字,是周氏家族流传上百年的祖训。老人解释,忠即爱国,即孝敬长辈,廉即清廉,爱即博爱,仁即仁慈厚道,义即为人耿直仗义。

“老一辈虽然走了,但祖训不能丢,尤其是对年青一代。”祭祀完成后,周必润老人一直带着几位小孩,讲解墙壁上的每一位画像,语重心长地教育小辈们。

祭拜者之一,周邦德先生告诉记者,举行这样的祭祀活动,不仅是加强家族联系,更重要的,是把周氏家族传承下来的精神,灌输到每一位周姓后人的脑海中,使大家洁身自好,尊持古训,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这一点尤为重要。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智 摄影报道

原标题:四川周氏后人千人祭祖 重温祖训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