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90%外企以惨亏收场 中国企业为何争相去印度卖手机(2)

2016-04-12 07:26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编辑: 唐欢   责任编辑: 史建婷

让企业家又爱又恨的市场

“印度市场是一个巨亏巨赚、让企业家又爱又恨的市场,90%以上的外国公司在这里都以惨亏收场。”金立海外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这里“做生意”不容易,“做品牌”就更难了。

很多中国公司在国际化的时候,常常都是“贸易公司”的思维,不想做投入、不想融入当地,只想将印着公司LOGO的产品卖出去,然后赚钱回家。这根本算不得国际化,在印度这样庞大而复杂的市场更加行不通。

对于希望掘金印度市场的中国公司而言,本土化是门即使要缴纳高额学费也要上的必修课,因为只有这门课通过了,才能突破印度市场的两大挑战。第一是渠道。根据Ipsos发布的印度手机市场调研报告:印度有90%的手机销售渠道无法统计,因为印度大部分手机是通过“杂牌店”销售的,而连锁电器行和大型电器卖场只能占据不到10%的市场份额,这使得印度市场的渠道非常复杂。

不少中国手机公司希望通过自己更为擅长的电商渠道实现突围,但印度是联邦制国家,语言、文化、法律区域性很强,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还有消费者购买习惯、支付困难、物流安全等问题,线上渠道的比例一直很低。

而花大力气一直走线下的金立、vivo、OPPO似乎已经找到了感觉。金立的相关负责人透露,在印度市场,金立网点超过2万个,品牌专卖店50家,有七八千名员工,绝大部分是当地人,并计划增加到1万人。金立在印度的渠道已经下沉到了四级市场(比照国内市场而言),金立的线下渠道实力几乎可以媲美印度本土厂商。而vivo也建立起有7000名员工、10000多零售商组成的线下渠道销售体系。

第二大挑战是政策。随着印度总理莫迪启动的“Make in India”计划,印度推出针对外商投资的多项改革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移动设备相关的关税上升,旨在鼓励手机及其零部件实现印度本地化制造。像充电宝、数据线、充电器这些手机配件,如果在印度有工厂,关税只有1%;如果没有工厂,税率高达29.441%。

金立、vivo、联想、华为、小米都已经先后公布了数额巨大的印度建厂计划,去年10月 12日,金立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发布其第一款“印度制造”的金立手机。而一加干脆宣布,到2017年实现90%的手机“印度造”。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孙冰 | 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4期)

(本刊记者侯隽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标题:90%的外企以惨亏收场,中国企业为何还争相去印度卖手机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