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成都环境应急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年底完成

2016-04-13 07:44   来源: 四川日报   编辑: 廖雅莉   责任编辑: 史建婷

成都市民李元昊每天都会打开一款名为 “成都市空气质量”的APP,查看成都每天AQI(空气质量指数)的实时数值和明日预测趋势。

“这些实时动态数据和预测分析,都是通过我们的环境应急信息化管理平台搜集和发布的。”4月7日,成都环境保护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成都将在今年底基本完成环境应急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软硬件建设。届时,该平台的功能还将进一步拓展,可为环保部门和市民提供包括环境预报、评估、监测、监察、应急等多方面的智力支持。

把环保大数据用活

走进环境应急信息化管理平台指挥大厅,可以看到一块巨大的LED电子显示屏。屏幕上面实时滚动着海量的环境数据,包括大气、水质等各种数据信息。

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一旦出现重污染天气,不同污染程度、历史数据的分析图表和预测曲线都将通过“环保私有云”的大数据系统显示在大屏幕上,成为科学预测、决策的重要依据。“这个平台的一大特点就是把各种环境数据用活。”

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整合和分析,环保数据专家可了解全市污染源的基本信息,还能通过绘制立体环保模型、拍摄全景照片和全景视频,对全市重点污染源进行全周期管理。另外一方面,平台上的大数据可以通过共享,实现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交换,为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和数据支持。例如,在出现重污染天气时,环保部门可以将分析数据共享至城管、交管部门,快速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再比如出现水污染时,环保部门可以和水务部门共享数据,研判各方监测数据,迅速展开事故处置。

把环境风险源盯死

除了数据统合,成都市环境应急指挥保障中心主任孙成斌对这个平台还寄托了更大期望。

在孙成斌看来,在突发环境事件面前,环保部门的传统应急流程存在缺陷:工作人员在接到通知后,集结赶往事发现场,相关领导和专家对现场进行勘察研判,制定处置方案,展开应急措施,“首先专家对事故研判的信息量不足;再者,会浪费大量处置时间。”

平台的应用或将弥补这一不足。孙成斌介绍,平台就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可以对相关企业、河流、大气的各种环境信息进行整合与梳理,在前期实现对全市范围内的环境风险点进行监测。

平台还可遴选重点监控的环境风险点,并安装视频进行监控,一旦发现环境事故隐患,即可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制定科学、详细的应急方案提供智力支持,专家甚至无需去现场,在指挥大厅就能远程指挥处置。

孙成斌介绍,从4月开始,成都环保部门将在全市21个区县遴选二三十家环境风险较大的企业,通过航拍、绘制动态三维视图,对企业风险源进行准确定位。“环境应急是环保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平台建设,我们可以把环境风险盯死,确保环境污染事件影响到最小,甚至不发生。”孙成斌说。

邵明亮 本报记者 冉倩婷

原标题:成都环境应急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年底完成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