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新生
大同村要打造乡村旅游
2014年12月,村里举行分房仪式,站在现场,袁超松了一口长气。2015年,基础设施基本完成,袁超说,村里“房好、渠好、路好”。
袁超介绍着大同村的发展蓝图:村里还有很多田地,他打算流转到一起,用来种植大棚菜。袁超分析很缜密:芦山县城离大同村只有5公里路,更近的地方,已经规划了,以后大同村可以成为县城的主要蔬菜供应基地,山上种水果,山下种大棚菜,搞股份合作制,做出规模效应。不仅如此,袁超还有更远的规划,从白虎鹰到灵鹫山的17公里路,今年将基本完工,这条路从村上经过,可以直接到邛崃、成都,山上还有两万多亩山林,可以发展林下养殖,果林周围要挖水塘,水塘可以养鱼,县城的人可以到这里来观光旅游。
“灾后重建也是机遇,我们抓住了。”袁超端起茶,一改板着的面孔,低垂着眼皮,笑眯眯地吹了一口浮在面上的茶叶,“现在我们要抓住新的机遇,就是十三五规划。我正在积极跟乡上沟通。”
袁超邀请华西都市报记者去他家。穿过一条村道,拐两道弯,就到了一栋三楼一底的漂亮房子。围墙里,兰花正在盛开,水池里的假山湿漉漉的,树下的鸟笼里,画眉叽叽喳喳地婉转叫着,一条黑狗迎上来,摇着尾巴。袁超一改在办公室紧绷着的脸,舒展开来,皱纹沟壑平了不少。老婆抱着孙子,从客厅出来,袁超伸开双手,把孙儿抱在怀里,对着娇嫩的脸庞亲了又亲。
雨后的大同村,猕猴桃果苗正在滋滋滋滋地生长。袁超的想法,也在滋滋滋滋地成熟壮大。他现在每月固定工资是900元,“五险”是林业站在买,女儿出嫁,儿子在都江堰当公务员,衣食不愁,没有后顾之忧,因此,为大同村做事,成了他精神的依托,是他事业的全部。
“我这些想法都要实现哦!你等两年来看嘛。”说完,袁超展开手掌,把抗癌的药拍进嘴里,喝了一口水,仰脖就猛地吞了下去。
袁超
芦山县清仁乡大同村支部书记
“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袁超虽然身患癌症,但依然奔波坚守在抗震救灾一线。灾后恢复重建启动以来,袁超又忙着指导村民修新房,建新家。为了能让大同村群众早日重建家园,这三年,袁超未曾有过丝毫懈怠。
华西都市报记者 苟明 摄影 张磊
原标题:抗癌,抗灾 村支书袁超的震后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