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沛篁,1939年12月25日生于重庆,新闻传播学专家。1956年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留校,曾长期任《成都日报》通讯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四川大学首届新闻学院院长,1996年获全国韬奋园丁奖,2003年获全国宝钢教育奖。现任四川省新闻学会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等职。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专项等多个科研项目,并多次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出版《邱沛篁文集》《新闻采访艺术》《新闻写作艺术》等学术专著多部。
采访手记
2016年4月29日
在川、渝新闻界,邱沛篁教授大名鼎鼎,被誉为四川新闻教学领域的“三朝元老”,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不仅在于特殊的“邱沛篁现象”,还在于他笔耕不辍60年——是四川高校第一位新闻学博导,更是一位至今坚持写作通讯、阅读新闻、研究新闻的新闻实践大师,76岁高龄还在写通讯报道的二级教授,单凭这一点,全国罕有第二人。
川大新闻系博导蔡尚伟曾写道:“中国的新闻教育界有个‘邱沛篁现象’——时间对他不起作用……有人称他为‘新闻教育界的永动机’:永远有青春、永远有激情、永远有动力、永远有活力、永远在奋斗、永远在前进……”
29日下午,春雨淅沥,我来到川大竹林村采访邱教授。单元门前停着他的奥迪轿车,从最早驾驶奥拓开始,已为他近60岁才开始摸方向盘的人生增加了有趣的注脚。他一见我是骑车而来,奋力打开单元铁门,拉动上中下三道门栓,稀里哗啦,执意让我停到楼道内,“这样安全些,我们可以放心一谈。是吧?”巴人如火的坦然性格,一望可知。
一进家门,他已经为我泡好了“徐公茶”。满室暗香浮动,他哗哗翻动着桌子上的一大叠剪报和书刊,那是他毕生发表的新闻报道、影评、书评、人物记的剪贴。茶香再加上一点新闻油墨香味,已足以展示主人的心迹。
有关邱沛篁的新闻可谓多矣,最著名的两大“案例”是《一百六十二颗胡豆》与《八访巴金》。邱老师记忆力很好:“1965年我深入达县农村,长达半年,住在贫农王时珍家里,在老黄牛旁边的饭桌上铺一张席子,挂上蚊帐就是我的安身之处。一天做午饭时,王时珍一边烧胡豆杆,一边发现胡豆秆上还有不少胡豆,她的一番言语引起了我的注意……新闻立即写好,发表在当年5月26日的《四川日报》上,那时恰是农村‘双抢’时节,引起不小反响。”
问及邱老师的处女作,他话锋一转:“2016年是我进入四川大学学习60年,今年恰逢《成都日报》创刊60年。啊,近千篇新闻报道连缀起我的一个‘新闻甲子’。”邱老师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汽车在平坦的大道上飞奔》,1200字,刊发于1957年9月25日的《人民川大》,那一年他17岁,在念大二。而他的名字较早出现在《成都日报》,是一篇文艺通讯《写英雄、演英雄、学英雄》,发表时间是1960年4月24日。
邱沛篁抚摸着这一大叠剪报,显得有些感慨:“退休不代表不做工作。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要永远保持攀登的状态。这是作家巴金对我的一再教诲,我受用终身……”
对话
一个甲子的新闻情缘
成都日报助我八访巴金
记者(以下简称记):《成都日报》在创刊60年之际,出版了《城市记录者》一书,记录了党报60年的风风雨雨……
邱沛篁(以下简称邱):这是一本意义深远、体例创新的好书。新闻是忠实记录社会、及时传播信息、深刻反映时代风貌的文体。我翻看这部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成都新闻史记”,不禁心潮翻滚,看到了成都巨大的城市进步,也仿佛看到了自己跋涉的足迹。
记:你在上世纪50年代末即与当时的《成都日报》等媒体交往,从此写稿不辍……
邱:党报党刊不但是我的良师益友,也是培养文化人的摇篮。我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校报编辑,主要跟《成都日报》的政教部和副刊部打交道。那时我骑自行车来到庆云街报社门卫室,得到通报,编辑出大门来收稿件,顺便向我约下一篇稿。当时《成都日报》社有专门的样报和稿费投送员,一个特制的漂亮信封上,写有我的名字、稿费数字、刊发日期。这样的投送方式坚持到了“文革”来临之前。
记:当时日报编辑给了你怎样的帮助?
邱:我每天读报的习惯就是从大学生时代养成的。后来每次写作,也都向编辑请教。在《成都日报》编辑、记者林开甲、肖清等人的支持与帮助下,我和一些同学成立了课余文艺评论小组,积极开展影评、剧评、书评活动,一些评论文章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这些活动充实了课余生活,锻炼和提高了写作技巧,成为课堂学习的很好补充。这些经历培养了我的新闻教育理念。
在《成都日报》等报纸的鼓励下,我前后采访了茅盾、秦牧、林如稷、李月秋、阳友鹤、邹忠新等文化名人。我之所以与巴金结缘,从而完成八访巴金的系列报道,就来自当时《成都日报》的推荐。1980年秋,我前往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进修,《成都日报》副刊部编辑廖友朋随即就约我写一篇关于巴金的专访,并为我出具了一张报社的介绍信。
记:你八访巴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邱:巴老喝川茶,有时还动手为我泡茶,平易近人,十分亲切。他反复询问成都的菜价,关心民情;我每次都把采访稿送他审阅,他动笔修改了几处,文章就显得更为真实,这一点让我受益一生;他前后赠送我好几本签名本,弥足珍贵。1981年4月25日,我第五次访问他时,他在我的笔记本上题字:“学到老!”这一句话是对我不断的鼓舞和鞭策。我勉励自己,要不断地努力学习,不倦地工作,不辜负前辈殷切的希望。当年采访时,巴老70多岁,我40岁,他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从事新闻工作,一是一定要讲真话;二是提问要具体,不要提一些空洞的问题;还有要有一种激情,要有不怕苦的精神,要能在看似平常的素材中去找新闻。”
记:你采访四川大学3位一级教授的连续报道角度也颇有新意。
邱:这是《成都日报》出的题目:能否报道当时川大3位一级教授徐中舒、方文培、柯召是如何过周末的?我觉得角度好,就认真完成了采访报道。如今3人均已作古,但他们的一颦一笑宛在眼前。
新闻理念“请进来,走出去”没过时
记:你始终置身新闻写作、研究第一线,以敏锐的视角,密切关注新闻学的前沿问题和实践问题。
邱: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不能只在象牙塔里办学,必须广泛与新闻界、社会各界联系,共同办学。我一直认为,深入实际、贴近生活才是新闻教学的生命。基于这种观念,我和同事们一直实践着行之有效的新闻教学模式——“请进来,走出去”。这也是得益于我与报社几十年的情谊。
记:请你详细谈谈。
邱:对于新闻报道,我多次强调“真、短、快、活、强”五个关键词。“真”是报道真实,坚决抵制假新闻;“短”是无话则短,切中要害;“快”是报道事件的及时与写作的迅速;“活”是文风明快,见人见事;“强”是针对性强,思想性强,指导性强。
“走出去”,就是新闻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所学理论与新闻实践相结合,组织师生到新闻单位参与新闻实践和社会调查以及科研工作。
“请进来”,即聘请省市党委宣传部门的领导和国内外新闻、出版界的专家、作家、企业家来校讲课。当年我们就邀请伍进一、凯兵、许川、姚志能、黄宗英、牛群等新闻和文艺界专家来讲新闻实践课。请社会名流参与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
甚至可以说,“走出去”也是我的人生座右铭。我长期使用照相机记录社会变迁,2013年出版的《新闻传播教育探索——邱沛篁自选图片集》就是从数千张照片里选择出来的。我退休了也闲不住,除了应学院返聘,还在指导博士生外,先后应北京、长沙、上海、重庆等地以及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以及《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等数十个单位之请,以新闻发布会的程序与新闻发言人的素质、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当代大学生与新闻传媒、怎样做一名学习型记者、新闻采写艺术为主题,举行系列讲座。
记:你多次提到要在团结协作中发展新闻教育。
邱:这属于我们提出的“新闻教育五要素”内容,一是教师内部的团结;二是新闻教学体系与社会各界的团结;三是与兄弟院校的团结。只有这样新闻教育才能蓬勃发展。实际上我在不惑之年以及之后参与川大新闻专业、新闻系、新闻学院以及新闻研究所的创建,靠的就是团结协作中发展新闻教育的理念。
报纸副刊是人生的“百科全书”
记:现在很多报纸都取消了副刊……
邱:报纸副刊尤其是党报副刊意义重大,它包罗万象,堪称人生的“百科全书”。《成都日报》的副刊闻名遐迩,至今拥有大量读者,这是很可喜的现象。副刊还可以考虑增大版面,成为经济、文化、政治等各界人士直抒心声的平台和团结他们的纽带,打造成孕育本土作家的摇篮。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副刊的新闻化与新闻的文学化等新现象。
我最早起步就开始写影评和剧评,《四川日报》《成都日报》副刊把我作为评论骨干,请我们去看电影,然后熬夜写影评。现在回想起来多么快乐……
纸质传媒的未来
记:刚进入21世纪时纸质媒体尚无大忧患,但近几年来手机阅读崛起,如今在公交车、地铁里再也不容易见到看报纸的人了。
邱:我也用手机,用微信,但在很多人惊呼报纸快要消亡时,我却有不同看法。基于我几十年来关注、研究纸质传媒的特征,我认为纸质传媒不会消亡,恰恰在于它有独特的生命力,报纸有几个特点没法被取代。
第一,党报党刊的权威性。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党报党刊,老百姓信得过。
第二,报纸具有保存性,它是时代的档案,为时代留下了证词,随时便于查阅。
第三,报纸具有传播性。一份纸质报刊可以传阅,供多人阅读。
第四,报纸具有深入透彻性。由于纸质报刊具有专业人才队伍,在解释政策、方针等方面,必然能起到很多网络文章达不到的深入与透彻。
第五,报纸具有欣赏性。纸张决定了质感,图文并茂,具有一种欣赏美感。
第六,报纸具有指导性。小到交通道路变更、饮食和住宿指南,这些生活信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报纸上及时刊登后,方便基层群众查阅。开车的人都知道,开车时不断用手机查阅行车路线、食宿地点,是很不安全的。
当然了,报纸也应该适应全媒体时代,不但要适应网络化,也要与新媒体并存、融合。当下,《成都日报》推出的“锦观”客户端就很好。
学生是我师,我是学生友
记:退休了,你反而更忙碌了。
邱:我正在整理准备出版50万字的个人专著《新闻传播教育论集》。我喜欢旅行、记旅游笔记;平时喜欢听音乐、散步、种花草,爱看足球赛。每天一早阅读报纸,已经是雷打不动的习惯。当然了,我与学生的关系非常融洽。你看我的微信里,我与母校重庆七中高中的同学也建有微信群;我与川大历届新闻系的很多学生有联系,尤其是我担任班主任的首届新闻专业本科班八一级同学,我们常有信息沟通,每到哪个学生生日,我也要发信祝贺……
我很赞同“学生是我师,我是学生友”这句话。一个人只有心怀坦荡,不失赤子之心,才能不断获取生活的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