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做演讲
何江是谁?
首位走上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台的中国大陆学生
来自哪里?
他来自湖南农家,父母是农民,上大学才头一回进城
弟弟眼中的他
虽然是不折不扣的学霸,却为人低调,还十分谦逊
父亲寄语
“他不能骄傲,虚心才能使人进步!”
母亲的教育
循循善诱与美国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美国东部时间5月26日,哈佛大学第365个毕业典礼日。
波士顿上午10时,在3万多哈佛人的注视下,一位身着红黑相间学位袍的中国面孔,微笑着登上了哈佛大学2016年毕业典礼的讲台开始演讲。他就是哈佛大学2016年优秀学生代表、来自湖南农家、上大学才头一回进城的生物系博士生——何江。他也是首位走上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台的中国大陆学生。
这相当于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从全校数万名毕业生中各选出一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毕业生发言。
据悉,哈佛毕业典礼的历届演讲代表多为文科生,何江是为数不多的一名理科生代表。哈佛博士毕业后,何江将赴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而就在何江精彩的演讲频获观众掌声的同时,北京时间26日晚上10点过,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宿舍里正在玩手机的弟弟何蛟龙,接到了妈妈曾献华的视频电话。“你哥联系你没?”视频那边的妈妈不无担心地说,哥哥何江没有接她的视频电话。“你紧张啥?”何蛟龙安慰了妈妈几句,随后挂断了电话。他知道,在哥哥书写人生的这一重要日子里,爸妈此夜注定难眠。
昨日下午2时许,何蛟龙在清水河校园内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他和哥哥的成长故事,以及父母的别样教育。
超级学霸
4岁上学就拿第一 5分之差错过北大
何蛟龙出生于1990年,比哥哥何江小两岁。目前,他是电子科大物理电子学院电子通信与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今年6月即将硕士毕业。兄弟二人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孩子,来自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里的一个农村。
提起哥哥何江,何蛟龙言谈间是掩饰不住的敬佩和喜爱。“我哥4岁多,就被爸爸送到村里的学校上学了。”何蛟龙称,在当时的农村,这么小就去上学,通常都会遭到拒绝。由于学校离他家很近,经过爸爸何必成的几番恳求后,学校老师答应让何江试学一周。“没想到,哥哥在一周后的考试中拿到了第一名,后来就被留下了。”
哥哥基本上从小到大都是第一名。何蛟龙称,高中时,哥哥考入县里最好的中学宁乡一中。从农村刚进入县城,哥哥还经历了一番过渡期。一开始他的成绩并没能进入学校的重点班,然而大概从高二时起,他又频频成为全校第一,是当之无愧的“学霸”。
“在当时宁乡一中通常每年都有七八人能考进清华北大,”然而何江在高考那年,以5分之差错过北大,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入大学的哥哥在经历了一年的适应期后,从大二开始再次成为第一名。他还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生的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并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兄弟情
“有时父母去插秧,哥哥就在家照顾我”
在何蛟龙看来,哥哥虽然是不折不扣的学霸,却为人低调,还十分谦逊,经常耐心地解答其他人的问题。他和哥哥之间从来没有打过架,从他记事起,哥哥便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有时父母去插秧,哥哥就在家照顾我。”
何蛟龙透露,哥哥最早在高中就萌生了将来出国学习的想法。当时学校聘了一位外教,哥哥特别渴望和外教交流,于是便买来英文的《简爱》《飘》等回来硬啃,从而加强自己的英语学习。
哥哥进入哈佛大学后,何蛟龙也考进了电子科大。他说,从大二时起,便不再跟家里要钱,是哥哥为他提供了经济支持。“哥哥在哈佛大学做起了助教,每个月有几千美金的收入,这些工资完全够支付他日常的生活开支。”此外,哥哥还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以及生活补贴等,“一年下来能省将近20万人民币。”何蛟龙称,由于哥哥对吃穿不甚讲究,而且出身农村懂得节俭,因此攒下来的钱足以供他读大学,还能孝敬父母贴补家用。
“他很孝顺懂事,而且念家。”何蛟龙称,去美国后哥哥通常一年回家探望一次,但由于时间有限,在家陪父母的日子总共也就十来天。“他心态十分成熟,是个很纯粹的人,而且非常绅士,说话从来也不带脏字。”
弟弟说:
优异的哥哥 让自己也有压力
对于何蛟龙来说,哥哥何江时时刻刻都给他传递着温暖,也是他的榜样。“他从不贪玩,而且还会辅导我学习,每次回家的当晚都会和我聊至半夜两三点。我们聊见闻、书籍、电影,还有做人的一些道理。”
何江常会把生活中的感悟分享给弟弟,甚至不惜让弟弟看他写过的日记或游记。“他常对我说,细节会影响以后的生活。”何蛟龙说,哥哥曾分享他在美国的一个故事作为佐证。有一次,他在哈佛大学校园旁逛超市,见到一位美国老太太费力地拎东西时便帮了她一把,后来才得知老太太竟是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两人因此成为朋友,变为忘年之交。
当然,面对这么优秀的哥哥,何蛟龙坦言他从小也有压力。“常听到周围的人说,你看你哥哥那么优秀,你怎么这样呢?”还好何蛟龙比较乐观,他经常自我调侃说,“那是因为我少吃了妈妈的一颗鱼肝油。”他说,虽然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妈妈和爸爸很舍得在教育和营养方面给孩子投资,所以曾买过鱼肝油给哥哥吃,但他却没有吃过。
家庭教育
高中未毕业的父亲:
“学业要进步,但农活也不能丢”
何江是村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人,也是第一个念书念到美国去的人。而弟弟何蛟龙也是硕士。对此,父亲何必成十分骄傲和自豪。“村里就我屋里两个研究生。我们土话讲,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
何必成和妻子是长沙市宁乡县坝塘镇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儿子何江在哈佛大学的演讲,湖南当地的媒体接二连三地赶到村里采访,他们俨然也成了“明星”。
何必成虽然高中没毕业,也算是当地的“知识分子”,但只会讲一口“塑料普通话”。他告诉记者,他教育孩子的根本,是决不让他们成为留守儿童。“既然生在农村,就注定了只有读书才是出路。”他说,从两个儿子幼时起,他便反复告诫“一定要好好读书”,两个儿子也争气,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并不断进步。
何必成说,和其他家长教育孩子不同,“我要求他们学业要进步,但农活也不能丢。”他说,每年暑假他都要求两个儿子下田地干活,一方面是让他们认识劳动,另外是希望他们借此强身健体。儿子何江在哈佛的演讲,为这个农村家庭赢来了无数赞誉,对此,何必成语气淡定地说:“我觉得还可以!”他说,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不想把孩子说得太完美,“他不能骄傲,虚心才能使人进步!”
不识字的母亲: 喜欢陪着两个儿子一起学习
对于父母的教育,何蛟龙也有着别样的体验和感受。他说小时候,爸爸对哥哥和他的要求十分严格,比如拿筷子的姿势不对都要纠正,还会讲很多道理给他们听。“比如大人讲话,小孩不许插嘴。他特别注重家教,要求每天按时吃饭,而且要求家人都要围坐在一桌一起吃饭。”
睡前,爸爸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教给兄弟二人很多道理。“爸爸喜欢看小说,爱讲故事,讲了很多《经典著作里的故事。”有些,则是他自己发挥,编故事讲给他们听。在何蛟龙的印象中,爸爸暴风骤雨式的严肃教育,常让很多小伙伴们感到压抑。由于兄弟二人学习好,家中也有亲戚的子女前来学习,但往往待不到很长时间就离开了。
相比爸爸,何蛟龙称,妈妈对他们则是柔风细雨般的疼爱和鼓励。湖南农村的妇女,在农闲时通常喜欢聚集在一起唠家常。但母亲更喜欢陪着两个儿子一起学习。因为不识字,她总是要求两个儿子把课本里的故事念给自己听,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她还会跟两个儿子讨论。
何江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和弟弟都喜欢给母亲“上课”。母亲的循循善诱与他正在接触的美国文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刚来美国时很不习惯,不管提什么建议,导师都说可以试试看。”何江说,美国有一种“鼓励文化”,无论是诺贝尔奖得主,还是那些名字被印在教科书上的“牛人”,都会习惯性地给予学生鼓励。他们会在跟你一起啃汉堡、喝咖啡、泡酒吧时,时不时地鼓励你一番,让你觉得“前途不错”。(成都商报记者 王雅林 图片由何蛟龙提供)
“农村英语” 如何走向哈佛毕业演讲
申请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总共有3轮测试。第一轮,递交个人学习、科研材料和演讲初稿;第二轮,从10名入选者中挑选4人,每个人都要拿着自己的演讲稿念稿;第三轮,从4人中选出1人,所有人都被要求脱稿模拟演讲。
对一个英语是母语的学生来说,这都有极大的难度。更何况何江从小在湖南农村长大,初中才开始接触英语,操着一口“农村英语”上了县城的高中。那是他第一次从农村走进城里。在县城,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英语水平与城里孩子的巨大差距。不怕“使苦劲”的何江,买了一本英文版的《乱世佳人》回宿舍“啃”,遇到读到不懂的地方,就在书本旁边进行大段大段的标注。“学英语,跟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一样,没有捷径。”何江自认为自己有些“一根筋”。到了哈佛大学,何江又像刚上高中那会儿,焦虑不已。何江硬着头皮,申请给哈佛的本科生当辅导员。从入学第二年开始,何江给哈佛的本科生做辅导员,这种方法让他的英语表达方式很快从“中式”转到了“美式”。到了读博士期间,何江就可以给哈佛本科学生上课了。
他以自己的“农村故事”为整个演讲主题增色不少。他在演讲中介绍中医在中国农村发挥的作用,进而推及到自己在哈佛大学所专注的生物光学、物理专业研究。(据人民日报官方微信)
原标题:中国大陆学生 首登哈佛毕业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