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17岁少年家中弑母惨剧续:长期被寄养在姑姑家

2016-06-14 12:03   来源: 武汉晨报   编辑: 张黎   责任编辑: 史建婷

17岁少年小王(化姓)持刀将自己母亲捅伤不治身亡。前天,武汉晨报记者赶赴荆州,采访报道了这起发生在碧绿苑小区内的惨剧。凶杀惨案的报道引发了大量网友关注(详见武汉晨报昨日A03版报道)。

昨天,记者持续深入采访后发现,小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被父母寄养在姑姑家,直到近期才转学到北门中学,与母亲住在一起。记者从心理专家处得知,青春期是孩子的性格拐点,这期间最容易受诱因影响,而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一切家庭教育的基础,孩子最好不要离开父母身边,被寄养。

邻居回忆:

小王是个乖孩子

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在碧绿苑小区工作8年的保安王师傅和小王父亲相熟。据王师傅介绍,此前,小王一直借住在亲戚家,在马山镇中学上学。去年,转学到北门中学,搬到荆州和父母居住。

昨天,记者辗转联系上马山镇中学的一名教务人员周女士。她说,自己看着小王长大,在她印象中,小王是一个可爱,有礼貌的孩子。得知此事后,她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昔日那个可爱的小男孩会做出杀害亲生母亲的残暴举动。

周女士说,小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在马山镇上学,寄宿在中学任职的姑姑家中。直到去年,转入荆州的北门中学。她的印象中,小王的成绩一直处在班上上游水平。

提及小王,周女士心情沉重,她一再向记者表示,希望能帮到小王。

心理专家: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是家庭教育基础

武汉大学特聘教授、华师一附中高级心理咨询师尹邓安向记者强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12岁至18岁的青春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尤其是十五六岁左右。在这期间,孩子心理、生理都发生变化,感情更丰富,与社会的接触更广,身体更强壮,更容易受到诱因的影响。

这些诱因中,首当其冲便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人格,其次才是外界社会的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融洽深厚的关系,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础,“关系大于学习”,不能不谈关系只谈学习,更不能像小王一样,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

孩子被寄养,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样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对周围的环境建立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不愿向周围的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只在表面伪装成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形象。寄养甚至会让孩子有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父母都不要自己,那孩子自己就更不在乎自己了,更有甚者,会对父母产生恨意。

如果在这个年龄段,孩子被寄养,同时也出现了问题,父母实在没办法陪在孩子身边,父母也要经常和孩子电话联系,至少一周要联系一次,千万不能在电话里指责孩子、教训孩子,说孩子坏话,这样孩子可能就会有意疏远父母,更加叛逆,孩子会觉得父母不在身边本来就不对,却还在电话里骂自己。正确的做法是,在电话里不谈别的,只谈关爱、鼓励、培养感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原标题:“悲剧少年”长期被寄养在姑姑家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