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第一财经周刊》:成都如何吸引人才来创新创业?

2016-06-21 07:32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曾俊菠   责任编辑: 史建婷

6月20日《第一财经周刊》推出12个页码的封面报道——《到成都去!》。报道成都作为排名首位的新一线城市,在创新创业等方面出台多种配套政策,营造良好氛围,吸引更多人才来到这里创新创业。

你会在哪座城市定居?

显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相信每个人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都会考虑一连串因素,例如工作机会、生活成本、舒适程度以及和自己家乡的距离等等。

城市研究学者理查德·佛洛里达曾在《你属哪座城?》中针对这个问题给出过一个答案:资金总是流向回报最高的地方,人才总是流向最有机会的地方。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年轻人总是愿意去往北上广深这些超级大城市,因为那里有更多的资金,更多的大公司,以及更多的机会。

如果,有一个机会越来越多,但生活更为舒适的城市出现,你会考虑搬到那里去工作生活吗?因此,我们围绕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的话题做了一次更具体的问卷调查——离开北上广深,你最想去哪里上班?

最终有3915位公司人参与了这次调查。在所有近期考虑在非一线城市生活的公司人中,成都以22.42%的得票率,成为非一线城市中人们最想去的一座城市。这与依照城市商业魅力对中国城市分级排名的结果一致——成都是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的城市,在“城市人活跃度”和“生活方式多样性”这两项集中表现年轻人意志的指标上的得分甚至接近一线城市。

“随着这几年一线城市人工成本的增长,使得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将研发中心、共享服务中心等大型支持及运营中心由一线城市迁移到西部。再加上成都当地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产业的发展,也带来更多就业岗位的吸纳能力。”科锐国际副总裁曾诚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在她看来,成都的宜居程度也对人才充满了吸引力——房价和生活成本比一线城市低得多,气候不冷不热,开车一小时就能享受青城山、都江堰等自然景观,此外满足购物娱乐需求的大型购物中心及国际奢侈品、快时尚、餐饮连锁品牌纷纷进驻成都。

“蓉漂”这个词开始流行起来。吴为和她的丈夫就算是标准的“蓉漂”。今年元旦,她和在壳牌工作、被外派到成都的丈夫一起搬到了成都。吴为的工作目标一直锁定在外企,当她来到成都准备开始找工作时,她看到了博世成都财务共享中心开放了一个负责内控风险管理与流程改进项目的职位,不管是职业方向还是企业形式都和自己契合,“就特别开心地投了简历。”现在,吴为已经在博世成都工作了半年。

成都目前有271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其中202家是外资企业,这些外企大多在成都设立的是研发中心、生产中心、共享中心或是代表处。这种设置和成都丰富的高校技术人才储备以及在中西部地区巨大的辐射力不无关系。

2月14日,成都市颁布了一项叫作《关于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加快打造西部人才核心聚集区的若干政策》的人才吸引计划,共有十条,简称“成都人才新政十条”,旨在吸引技术型人才创业,并将其列为重中之重。

一座城市让人变得愿意去工作、生活,是需要经营的。首先,它有一笔庞大的资金投入。“成都人才新政十条”中,排在第一条的是“设立总额不少于20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基金”。这笔钱将全部用在引进海内外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和顶尖创新团队上。

然后成都又设计了一系列吸纳人才的产品。其中一个产品是即将在6月24日至26日举行的“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丁小斌说,这个交易会和其他科博会、高交会不同之处在于,除了技术还有资本和人才的交易。

在吸引人才的策略上,成都更侧重于吸引散落在各地的川籍人才。在吸引创业人才上,也是这样的策略。“其他城市的人想到成都来也是可以的,但是我们的侧重点更多的是招川籍的,”成都天府软件园总经理何蕾说。“因为他们回来的可能性最大,回来后也会相对稳定。”

7年前,也正好是运动社交平台咕咚的CEO申波决定离开诺基亚成都分公司,入驻天府软件园创业的时候。他出生于四川广安,是软件园里一名典型的川籍创业者。刚开始创业并入驻园区时,天府软件园为申波的团队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场所、类似天使投资的创业扶持基金和政策指导。他觉得,在成都创业有几个优势:首先是成本相对较低,其次是人才储备丰富——成都有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

最近几年,不少新一线城市都在开展各类吸引招募优秀人才回流的工作。不过在曾诚看来,最重要的不仅仅是人才是否会回去,“重点在于回去之后,如何把他留下来,让他能在当地安家、扎根。背后的这些辅助配套工作非常重要。”在“成都人才新政十条”中,就有不少关于这方面的政策,比如帮助引进的高端人才配偶及子女落户,提供住房或发放购置、租赁补贴,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定期开展专家疗养等。

要扩大就业机会,还有另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发展成都本土的大型企业,产生BAT一样的人才吸引力。要实现这一切,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至于人们最终会选择去哪座城市,答案其实很简单——能给自己带来最好生活的那座城市。(原载6月20日《第一财经周刊》,有删节)

原标题:成都日报多媒体报刊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