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经过约20个小时在轨飞行后,作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载荷组合体里的其中一位“乘客”,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与其乘坐的“太空摆渡车”远征1A成功分离,在东风着陆场降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相关负责人表示,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的成功回收,为后续新型载人飞船的论证设计和关键技术攻关奠定了重要基础,标志着我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既定目标全部实现。
“长七”使命
成为在役主力火箭“接班人”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介绍,此次跟随“长七”火箭首飞的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属于新一代载人飞船,这是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首次试验飞行,表明新一代载人飞船前期研发工作已经启动。
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高度约2.3米,最大外径2.6米,总质量约2.6吨,采用返回舱和过渡段的两舱构型。出于节省科研经费的考虑,此次执行任务的返回舱是正式型的缩小版。
返回舱在此次再入飞行过程中采取了大底朝前、小头朝后的“仰卧”姿态,安装在头顶的主降落伞系统顺势迎风开伞。为增加可靠性,除了主降落伞系统,科研人员还为返回舱专门配备了我国返回式航天器使用的首顶超音速伞。
此次飞行试验成功验证了我国新一代多用途飞船的返回舱新气动外形,突破了航天器可重复使用设计、验证及评估技术,新型金属材料产品也经受住了苛刻返回环境的考验。这标志着我国载人深空探测技术迈上了新的台阶,为未来载人深空探测任务奠定了基础。
“长七”火箭作为新一代中型火箭,不仅代表了先进火箭的发展方向,也将开启我国航天任务的全新阶段。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杨保华说,长征七号火箭未来将承担我国首个空间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发射。“到2020年,载人航天工程中很多任务将由长征七号火箭来承担。”杨保华说,除了完成后续既定计划的多次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外,长征七号还将具备执行载人飞船发射的能力。
此外,长征七号通过简单的适应性改造,短期内即可实现发射高、中、低轨各种应用卫星的能力,以满足当前国内外主流卫星发射市场的需求。未来,长征七号将成为我国航天发射任务的“主力军”,在役主力火箭的“接班人”。
形似子弹
“实战”检验气动外形设计
不同于它的神舟飞船先辈们“钟罩式”的外形,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呈倒锥形,更像是一颗“子弹”。
此次任务中,返回舱通过配置气动测量传感器,能够测量返回舱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的返回舱表面压力、温度和热流等数据,获取返回舱气动特性参数。
这种通过实战来检验气动外形的验证形式在国内尚属首次,因此获得的数据也弥足珍贵,突破并验证了未来载人飞船返回舱的新气动外形设计。
返回舱采取了“金属结构+防热结构”的双层设计方案,其中防热结构是可以拆卸的,因此在大气层被灼蚀的防热结构在返回地面后,可拆卸、更换。这样做不仅将节省大量的运营成本,还将缩短研制周期。
在这次的返回舱中,使用了多台随神舟飞船飞天后返回的设备,技术人员经过充分的检验、测试,“复活”了这些返回的设备,让它们成为此次返回舱的组成部分。
性能提升
未来可搭乘更多航天员
值得一提的是,返回舱采用新型合金材料,这一材料在我国航天器的主结构上还是首次使用。和当前主流的航天器铝镁合金相比,它的强度更强、韧性更足,这意味着我国未来航天器有更为强健的钢筋铁骨,将极大地提升航天器的性能、延长航天器的寿命。
安全着陆是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试验任务的最后一根“接力棒”。返回试验舱的气动外形是未经在轨飞行试验验证的全新设计,虽然主降落伞系统能够实现360度开伞功能,但技术人员充分考虑到返回舱在再入飞行中有可能会出现俯冲姿态,返回舱逆风而行,所以采用安装超声速稳定伞增强主降落伞系统开伞的可靠性。
充气张开的超声速稳定伞像一顶保驾护航的小黄帽,半球形的“头顶”和连接带拖曳着多用途飞船返回舱。一旦出现“掉头”现象,超声速稳定伞可凭借风力矫正返回舱的飞行姿态,从而保障主降落伞的正常工作。
随着这些技术的验证成功,我国新一代多用途飞船整体性能将实现跃升,将可以搭乘更多的航天员,还能到达更远的深空,满足未来载人登月、载人探火等任务。
原标题:长征七号搭载的缩比返回舱成功着陆